天天看點

用心陪伴也要适度放手,不要忽視孩子自然生長的力量

身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總是對自家娃愛若珍寶。畢竟都是從自己肚子上掉下來的肉,誰會不心疼?總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恨不得事事親力親為,幫他掃平成長路上的所有坎坷與波折。

可是你知道嗎?有時候,适度的放手才能擁抱更親密的愛。

01

親戚中有一個遠房姑姑,可以說是愛娃如命的典型。

由于夫妻倆求娃多年,直到四十歲左右的時候才好不容易抱到自家的寶寶,是以也寵溺得不像樣,幾乎培養出了家裡的小霸王:

想要什麼爸爸媽媽就給他買什麼,家裡的玩具堆得到處都是,往往一個剛到手的玩具沒玩幾天就丢在一邊;

總是在牆上拿畫筆到處亂塗鴉,爸爸一批評媽媽就心疼得不行,還拿着寶寶喜歡的糖果去哄;

隻因為最開始蹒跚學步的時候總是撞到桌角或摔跤,媽媽盯着他腦袋上的傷疤怎麼也不肯讓他再學了,隻說着順其自然就好,是以已經快兩歲了還不太會走路;

平時不敢放出去玩,基本都待在家裡,偶爾帶出門一次也要全程抱着怕跑丢,即使手腕酸疼也堅決不肯放下;

……

用心陪伴也要适度放手,不要忽視孩子自然生長的力量

更離譜的是,一次家庭聚會的時候,媽媽忙着在廚房做菜,麻煩别人幫忙照顧一下寶寶,忘記把專屬的碗放到他面前,寶寶就在餐桌上大發脾氣,嚎啕大哭着:

“媽媽為什麼不給我碗?是想餓死我嗎?”

最後甚至掙脫了大人的懷抱,爬到餐桌上,攪得一團糟。

記得曾經看過一項美國心理學家針對1500名兒童進行的長達30年的追蹤調查,對比了沒什麼成就和成就最大的那20%的人,卻發現其中最顯著的差異不是智力,而在于堅強毅力、獨立性、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

有句古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娃出生到三歲這段時間,是成長的黃金時期,幾乎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發展。

然而生活中卻有太多的父母,沉浸在自己用“愛”給娃搭建出來的城堡裡,不肯放手,卻忽視了太過緊密的愛,不僅會悶得雙方喘不過氣來,更會讓寶寶缺乏獨立和自由的生長空間。

其實,與其包辦一切、亦步亦趨,倒不如相信自家寶寶的優秀,敢于放開他的小手,讓他靠着自己的力量獨立地去探索這個世界。

02

提到适度放手,不由得想起了被廣大網友譽為“帶娃的教科書”的胡可。

在生下兒子安吉之後,作為演員的她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仍然忙碌于工作。為了友善照顧安吉,早在安吉6個月左右大的時候,就經常把他帶到片場,邊拍戲邊工作。

在片場長大的經曆,也讓安吉從小就擁有着超強的環境适應能力,吃得慣,睡得着,不認生,和誰都能打成一片。

用心陪伴也要适度放手,不要忽視孩子自然生長的力量

甚至還會心疼自家媽媽,早上起床的時候用小奶音軟軟地問:“你今天有大夜戲嗎?”

為了鍛煉兒子的獨立能力,等到再大一點的時候,胡可還經常會帶着他去參加戶外活動:比如遠足、爬山、露營等等。出發之前還會反複叮囑:沿途會非常好玩,但每個人都不能讓媽媽抱,要堅持自己走完全程。

結果年紀小小的他真的和媽媽一起走完了全程,甚至還在媽媽說“扶你一下”的時候說“就一小下,待會我還是自己走。”

胡可大膽地放手讓娃去探索這個世界,才讓他從小養成了獨立的人格,甚至會主動做家務,即使做得不算太好,胡可仍然會誇贊他。

而等到二寶小魚兒出生之後,她更不像許多爸爸媽媽一樣一味地要求哥哥照顧弟弟,反而放手讓他們自己處理沖突和糾紛,在不涉及到原則的問題上從不多加幹涉,給他們自由成長的空間。

而也正因為如此,她才培養出了獨立懂事、男友力滿滿的“鲫魚兄弟”,并回報給了她那份最溫柔而堅定的愛的力量。

03

每個寶寶都是專屬于自己的獨立個體。身為父母,我們所需要做的,從來都不是代替孩子承受一切,而是适當地放開手讓他去探索這個世界,然後陪他一起洗掉在泥濘中打滾時身上所粘上的污漬。

用心陪伴也要适度放手,不要忽視孩子自然生長的力量

隻有這樣,孩子們才能茁壯地成長起來,作為獨立的個體與父母成為朋友,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一起迎接成長的風風雨雨,一起去公園裡奔跑,一起去小路上冒險,一起去海邊玩耍。

“要用愛澆灌親子關系,鼓勵孩子釋放天性,保持一顆好奇心。”

*本微信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釋出的文章、圖檔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檔如有作者來源标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删除。

好看的人都會點 在看 和 點贊 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