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我們知道,當年中央紅軍從贛南閩西一帶踏上二萬五千裡長征,正是由于紅軍在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主要是錯誤軍事路線推行所謂的"堡壘對堡壘"、"短促突擊"作戰方式,導緻紅軍的損失慘重,在敵軍的強力炮火下,紅軍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隻得連連敗退,根據地的範圍也越來越小,最後隻好長征。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當然,這是整個根據地大的環境,其實,局部地區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長征前一個多月,福建連城朋口溫坊村(今名文坊村)打了一仗,紅軍取得了重大勝利,共消滅敵軍2000多人,俘虜敵軍2400人,還繳獲了各種槍炮,數量達到1800餘支,子彈44萬發。可以說,溫坊戰鬥不僅是第五次反“圍剿”中唯一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而且還是給紅軍武器裝備得以補充的重大戰役,史稱“溫坊大捷”。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當時,敵人東路軍一個縱隊共四個師十九個團,不僅武器裝備精良,而且作戰經驗也非常豐富,是正宗的嫡系部隊,他們目中無人,輕視紅軍,認為步步為營的堡壘推進速度太慢,要速戰速決加急進攻,有的時候一天能前進幾十裡,絲毫不顧及紅軍的力量。紅軍指戰員得知這一情況之後,決定采用引誘敵人深入,進而進行運動戰,利用地勢優勢殲滅敵人。為此,決定在敵人進攻中央蘇區的必經之路溫坊這個地區伏擊敵人。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溫坊村,地處閩西長汀的東南方向,距上杭南陽僅20多華裡,到長汀塗坊約60華裡,到新泉鎮上20華裡,地理位置重要,山高林密,地處偏僻,便于隐蔽。村裡有座山叫圓東子,站在山頂可以環視四周幾十裡遠,便于觀察和轉移,作為聯絡點和紅色村莊。紅軍策劃好在溫坊伏擊敵人,但如何才能把敵人引誘到這個地方來呢。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首先是讓紅軍主力作出"西撤"的架勢,其實當時撤離的隻有紅一軍團的一部分部隊,紅軍在集結待機期間,十分注意隐蔽保密,采取了各種嚴密措施來封鎖消息,不僅在大小路口都設有哨兵,不準任何人往敵人方向去,從敵人方向來的人也一律扣押不放。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為了讓敵人确信紅一軍團主力已經所謂“聞風而逃”,這期間部隊每天都是半夜起床,經過十多裡的行軍,天不亮這就到達預定殲滅敵人的地點,然後進入陣地,隐蔽在高山密林之中,盡管山上的樹林裡非常潮濕和陰暗,很少見到陽光,為了打勝仗,部隊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操練,白天不準點火做飯,餓了隻能吃帶去的冷飯團,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一直到黃昏天黑撤回駐地,而且時間一等就是十天半個月。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當年紅軍的生活非常艱苦,由于國民黨軍隊對根據地的嚴密封鎖,部隊大都缺鹽少油,有時連青菜都吃不上,更見不到肉味,大部分時間,每天隻能将幹筍泡開後煮一煮,稍稍放點油和鹽就吃,每天要早出晚歸,一天隻能睡幾個小時,還要行軍幾十裡,時間一長,紅軍的幹部戰士個個都弄得面黃肌瘦,渾身無力,疲憊不堪。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然而,即使紅軍天天堅持,敵人還是沒有上當,不進入伏擊圈,根本打不上仗,有些基層指揮員便有了埋怨情緒,都說從來沒有打過這樣的仗,幹受罪,即使是大點的上司,隻能告訴大家要有耐心,不要心急呀!要相信短促出擊能打勝仗呀!要保守秘密不要暴露目标呀等等。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一長見紅軍沒有動靜,敵人就開始上鈎了,他們真的誤以為是紅一軍團的大部隊已經撤離了,接着,派出偵察部隊幾經偵察,甚至包括飛機偵察以後,始終沒有發現紅軍大部隊的蹤迹,終于開始大規模的出動了。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此時,盡管敵人大規模出動,但他們進入溫坊地界後,指揮官看着兩邊的高山,被伏擊怕了的他,還是下令修築工事,用來抵禦紅軍的突襲,并下令把大部隊進行分散,以防堆在一起被紅軍一窩端。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當然,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打仗打的是鬥智鬥勇,我紅軍指戰員見敵人防備心理很重,于是,便讓獨立24僞裝成地方部隊,也在溫坊地界開始構築工事,擺出"堡壘對堡壘"的架勢,裝作頑強抵抗的樣子,這樣引得敵人前往攻擊,一經交戰,獨立24師顯然處于下風,不敢"戀戰",撤出防禦地,開始向東撤離,這讓敵人誤以為是被自己的軍事實力打退,便乘勝追擊,繼續前進。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此時的敵人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天真地以為大部隊已經全部撤離,自然是一鼓作氣,一心想的是能夠把剩下的這些紅軍的地方勢力全部清除,這樣他就可以立下頭功,于是,一個旅的兵力立即向溫坊急進,指望清除這支剩餘的紅軍,沒有想到的是,前方等待他們的是紅軍布下的天羅地網。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下午二點,敵軍開始進入紅軍預定殲敵的伏擊地區,隻聽紅軍首長一聲令下,沖鋒号吹響了,紅二師從北山出擊,紅一師從南山出擊,并截斷敵人傳回溫坊的退路,紅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山下,各路的攻勢十分猛烈,不到一個小時,敵人就全線潰退,進入紅軍伏擊圈的一個旅除一個營的兵力逃掉外,全部殲滅。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有一個成語叫前車之鑒,意思是前車覆,後車戒,吸取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後的教訓,以警惕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偏偏被紅軍殲滅了數千人的敵師長很不服氣,也不信這個邪,認為紅軍得了這次便宜肯定會趕緊轉移,而且想要前進,必須要經過溫坊,又帶來一個旅的兵力要進行報複,結果紅軍又把敵人殲滅大半,打破了"戰勝不複"常理。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敵軍一進入溫坊,紅軍又是快速出擊,敵人驚慌失措,因為不清楚紅軍的數量,是以更加恐懼,四散逃亡,當敵人的大部隊前來救援的時候,紅軍戰士和他們繳獲的戰利品有序撤離了。兩次的溫坊戰鬥中,紅軍都以很少的傷亡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對于物資匮乏的紅軍來說,這次繳獲的槍支彈藥和醫療藥品都是雪中送炭, 正如指戰員們說"苦戰一年,這次戰役可做補充。"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紅軍溫坊大捷之後,對有戰功的紅二師師長陳光、政委劉亞樓進行了表彰,對紅一師二團團長李苗保、團政委劉發科因沒有堅決執行軍團指令,怕被敵人兩面夾擊而不敢指揮部隊進入陣地,沒有果斷插入兩敵之間,緻使一小部敵軍逃脫,宣布對他兩人進行撤職的處分。從團長變成紅軍戰士的李苗保,難過得掉下了眼淚,就在第二次溫坊戰鬥中,李苗保追擊中奮勇當先,不幸壯烈犧牲。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李苗保,江西吉水人。1930 年參加紅軍,随後入黨。曾任紅 3 軍班長、排長、連長,紅 1 軍團第 1 師2團營長、團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鬥争。1934 年9月上旬,因溫坊戰鬥指揮失誤被免職後犧牲,1945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唯一的溫坊大捷,為何團長、政委都被撤職

溫坊大捷,隻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局部勝利,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失敗的格局,一個多月後,中央紅軍主力還是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