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20年,哪個群體會成為最慘的一代?心理學家:90後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現在社會中的九零後年輕人,他們年齡在21歲到31歲之間,成為我們社會各行業的主力軍。

有人說現在的九零後是最幸福的一代人,他們出生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他們也是自由的一代人。但是也有人說,未來二十年,九零後可能成為最慘的一代人。

九零後從小能夠享受到最好的物質生活,接受了系統正規的教育。他們也不用為了以後的房子車子擔心,隻需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其他的事情都由父母扛着。

未來20年,哪個群體會成為最慘的一代?心理學家:90後

是以九零後被人們稱為最幸福的一代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在九零後慶幸自己幸福生活的背後,他們不知道在未來的二十年,自己将成為最慘的一代人。

這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大學生因為不能按時返校耽擱了自己的畢業,有的學生也是以錯過了重要的畢業季。

有的學生選擇畢業後考研,也因為疫情的影響導緻自己的初試和複試間隔太久,不停保持高強度學習狀态也讓自己疲憊不堪。這樣的大環境之下,許多大學生的精神都處于比較焦慮的狀态。

未來20年,哪個群體會成為最慘的一代?心理學家:90後

準備考研的同學每天要不停的學習,還不知道自己的複試到底線上上還是線下舉行,隻能先這樣準備着。

畢業生因為錯過許多就業機會,讓許多他們一畢業就面臨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樣的就業形勢之下,許多畢業生看着就業情況不理想,于是紛紛加入考研大軍。

一方面能夠暫時逃避找工作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能考研成功也能讓自己在将來找工作的時候擁有更大的優勢。

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湧入考研大軍之中,相比往年的考研,今年考生們的競争壓力非常大。但是按照招考比例來算,錄取率非常低。

未來20年,哪個群體會成為最慘的一代?心理學家:90後

很多九零後就在其中,面臨如此大的競争,想必大部分隻能陪跑了。他們面臨着找工作難,考研更難的困境,讓人們看到了九零後的不容易。

九零後的學曆問題也比較難,在當時許多九零後都是大學、大專、高職等學曆,可是對于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這些學曆已經在社會中失去了競争力。

在應聘找工作的時候,這些學曆的起薪都不高,甚至許多人直言讀書已經無用了。

過去的70後和80後,大專和大學學曆還是有一定的含金量的。他們在找工作時還是有一定的學曆優勢,而九零後就沒那麼幸運了。

未來20年,哪個群體會成為最慘的一代?心理學家:90後

而九零後要想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就要下決心提高自己學曆,許多人隻能不斷的考學,從研究所學生讀到博士。同樣是找工作,九零後要花費比他人好幾倍的努力才能達到。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專業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開始傾向于專業型學術方面的高精尖人才。許多高校已經陸續減少或者取消一些專業,這也給九零後深造帶來一定的困難。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市場上各行業也已經趨于飽和,想創業的九零後舉步維艱。

而之前七零後和八零後許多人把握住創業的機遇,許多人一躍成為個體老闆或者企業老總。

而九零後的發展機遇變得越來越小,能找到好的創業項目都很難,更别提能夠一夜暴富了。

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九零後創業失敗的例子,可見現在想要創業成功有多麼困難,想要再複制七零後八零後的成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近幾年受到公共事件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出現萎靡的狀态,我們國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許多九零後正處于創業的起步階段,許多因為這次公共事件影響導緻自己創業失敗了。有人說九零後可以放心地啃老,因為父母已經給自己準備好了一切。

未來20年,哪個群體會成為最慘的一代?心理學家:90後

可是現實生活是大多數家庭依舊是經濟情況普通的一般家庭,父母能夠提供房子車子的家庭不多。

許多九零後隻能通過自己努力才能生存下去,有的人拼命工作好幾年還湊不齊房子的首付,是以現在的九零後在将來也會展現出巨大的經濟落差。

大部分九零後都是獨生子女,在将來的二十年以後,他們的父母面臨着養老問題。而沒有兄弟姐妹的九零後家庭将如何贍養老人,也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

兩個獨生子女上有四位老人,又趕上二胎、三胎相繼開放,可能在未來有兩個以上的孩子。這樣一大家人都要靠兩個人去照顧,他們未來的經濟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了。

未來20年,哪個群體會成為最慘的一代?心理學家:90後

是以在未來的二十年,九零後依舊要面對越來越大的競争,後續也會遇到更多更棘手的問題。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