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曆史上有很多群雄并起,戰亂不斷的階段,三國應該是最為人所熟悉也最感興趣的一個時代了。
"如魚得水"、"三顧茅廬"、"望梅止渴"、"火燒赤壁"等等這些詞現在也都是廣為人知。三國時期能人志士數不勝數,而且最不缺的就是"狂人",
其中有好幾位都留下了"及其狂傲"的話,讓後世如今茶餘飯後讨論起來還是津津有味。那麼他們都是說了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一、忠肝義膽趙子龍
1、一人一騎退曹軍
"子龍一身是膽也"
,這是劉備對趙雲的評價。趙雲雖然在三國中隻是充當劉備的"貼身護衛"的身份,但其勇猛程度應該沒人質疑吧?當初在長坂坡為了救少主和夫人七進七出,在曹軍百萬軍中來去自如,雖說曹軍未使用弓箭,但趙雲的單兵作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後漢水之戰,老将軍黃忠被曹魏手下的張郃、徐晃給包圍了。趙雲接到指令前去搭救老将軍。趙雲殺進曹軍猶入無人之境,幾個回合把徐晃殺下馬去,張郃迎上趙雲剛過了二十招左右就被擊敗。趙雲頃刻間就把曹軍的包圍圈給打散了,黃忠也獲救。
将黃老将軍營救之後,趙雲回到了蜀軍的營帳,營帳的士兵這個時候也已經撤到了後方,趙雲守着空的營帳,這個時候曹軍已經追殺了過來,趙雲準備單人單騎迎敵,其部下紛紛勸導将軍不能沖動。這個時候的趙雲剛破完張郃和徐晃,勢頭正起霸氣答到:
"我常山趙子龍當年一人一騎當陽長坂坡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觀曹賊八十萬大軍如同蝼蟻,今曹賊這些兵馬,怕他作甚!"
然後趙雲一人手持龍膽亮銀槍胯下夜照玉獅子立于營帳之前。曹魏大軍圍來之後看到趙雲如此勇猛一人在前,一位後有伏兵,于是下令撤軍唯恐中計,此一戰也獲得"子龍一身是膽也"的美稱。
二、亂世枭雄曹操
1、甯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董卓之後,曹操也效仿起"挾天子以令諸侯",實行統治,但并不取"漢獻帝"而代之。在曹操早年的時候手握七星刀行刺董卓,後行刺失敗被董卓重金通緝,獲陳宮搭救之後二人就一起走向了逃亡之路。曹操第一時間想的是投奔自己的叔父呂伯奢,呂伯奢是曹操父親的陳年舊友,對曹操也是喜愛有加。到了呂伯奢家裡後,因家裡酒肉無所,就讓家裡的仆從殺豬準備給曹操接風洗塵,呂伯奢就跑到了集市上去買酒。驚弓之鳥的曹操看下人在磨刀就以為呂伯奢一家要殺自己去拿賞錢,而呂伯奢去鎮上買酒為假,去鎮上給官兵報信才為真。
于是便夥同陳宮對呂伯奢一家痛下殺手,殺完之後看到了豬圈裡的豬才知道殺錯了人,但為時已晚。怕呂伯奢回來之後看見家裡慘狀報複二人,于是曹操趕緊起身逃離這裡,但在路上碰上了毫不知情呂伯奢,而心狠的曹操又把呂伯奢殺了以永絕後患。在陳宮的不解下曹操道出了:
"甯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的狂妄之語。
2、"如若無我,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在晚年三國後期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曹操決定要漢獻帝封他魏王自立。跟随曹操多年的漢朝忠臣荀彧提出了反對意見,如今天子還在,說曹操不可做魏王,有違天道,不合天意。
曹操答到:
"如今天下,如果沒有我曹操,不知道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是我曹操,讓如今子民有糧可食,有法可依。"
曹操此番話語雖然很狂妄,但并非沒有道理。曹操征戰幾十年,諸侯讨伐董賊,徐州斬呂布,宛城鬥張繡,官渡滅袁紹,襄陽降劉琮,西涼平馬超,統一了中原北方各地。中原北方平定之後頒布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給北方老百姓帶來了經久不遇的繁榮和和平,對後世也影響深遠,如果不是曹操,那麼東漢的王朝會更早的滅亡。
三、 漢壽亭侯關羽
1、溫酒斬華雄
還有一人就是關羽了,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乃是三國衆多将帥中最傲之人了,也因其傲而廣受後人所喜歡。關羽起初與劉備桃園三結義便是剛成名的時候了,他的一生也是以而改變了。在十八路諸侯讨伐董卓的時候,"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奠定了關羽這位猛将的地位。在斬華雄之前,十八路諸侯已經給關羽準備了慶功酒,關羽答到:
"斬一華雄,豈用酒來壯膽,待我取其頭顱之後再飲這碗慶功酒。"
果不其然,帶着華雄的頭顱回三軍帳前的時候酒還尚溫,也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2、
誅顔良文醜
後來關羽在下邳被曹操圍困之後,無奈暫降于曹操,官渡之戰時袁紹手下顔良文醜于曹操軍前無人能破。關羽每日在曹營受到款待,為了報恩便于曹操軍帳前說:
"關某雖不才,但願為丞相誅顔良,斬文醜之首級,來報丞相收留之恩,滅其袁紹之威風。"
說完便持青龍偃月刀直奔袁紹大軍,兩人幾十萬人注視下,斬殺二人,成就了關羽戰場上的佳話,也成就了曹操官渡之戰的首捷。
3、大意失荊州
在關羽晚年的時候,受丞相諸葛亮的指令率大軍留守荊州這一重地。在張飛黃忠在前方頻頻傳來捷報的時候,關羽立功心切率軍前去進攻曹仁的軍隊,大獲全勝。
後來緊接着關羽又水淹七軍敗于禁和龐德。孫權聽聞關羽一路破曹軍之後就想着和關羽聯絡關系。于是派出親信随從去找關羽提親,準備以兩家的連親來從修孫劉聯盟。關羽在剛和劉備出師的就瞧不上東吳孫權,之後便與前來的使者答到:
"犬子豈能配得上虎女!"
毅然拒絕了這次聯姻。這番話語可謂是三國"最狂"的一段話了,畢竟孫權乃是一方諸侯,東吳之王,是以竟被關羽比作犬子,可謂狂傲之極也。最終導緻被東吳呂蒙所殺。
結語
說話代表一個人的涵養,也代表一個人的實力,其實從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和語氣中就可以評判其性格如何。三國是個亂世出英雄的時代,從他們留下的話語中就可以看出其當年征戰疆場的英姿,也可以體會到如此心境下的一顆勇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