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将軍賀東生,為犧牲的戰友撐起了家,臨終前讓孩子知道真相

新中國革命的曆史,是一首可歌可泣的史詩,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它是無數中國共産黨人抛頭顱、灑熱血,為理想、為信念,經過艱苦卓絕的鬥争,換來了一個新中國。

在這部宏大的史詩和畫卷中,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了革命前輩铮铮鐵骨的一面。其實這些革命前輩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開國将軍賀東生,他既是一位戰功赫赫、俠肝義膽的将軍,也是一位人情味十足的好戰友、好丈夫、好父親。

開國将軍賀東生,為犧牲的戰友撐起了家,臨終前讓孩子知道真相

賀東生

杜光華英勇就義

在介紹賀東生之前,我們先介紹另一位戰将杜光華,1947年,杜光華作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十師師長,參加了四保臨江戰役中的第三次保衛戰。國民黨軍隊調集了所有機動兵力,猛攻臨江地區,戰鬥異常激烈。2月22日,敵人向我軍571高地猛撲,十師腹背受敵,杜光華親臨前線,指揮戰鬥。戰鬥中杜光華不幸被敵軍炮彈擊中,英勇犧牲。為了迷惑敵人,我方沒有第一時間透露杜光華犧牲的消息,而是等戰争結束後,才舉辦了追悼會。

開國将軍賀東生,為犧牲的戰友撐起了家,臨終前讓孩子知道真相

杜光華

杜光華才結婚兩年的妻子陳玲,難以接受杜光華犧牲的事實,極度悲傷,幾次昏倒。此時,她的女兒才16個月大,而且腹中正懷着杜光華的第二個孩子。遼東軍區首長肖華、第四縱隊政委彭嘉慶等上司都非常擔憂陳玲的狀況。肖華和彭嘉慶商量,能不能幫助陳玲重新組織一個家庭,共同撫養杜光華烈士的孩子,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此事後來就落實在彭嘉慶身上。

彭嘉慶深知這個人選不好找,他左思右想,反複推敲,最後把目光落在了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二師師長賀東生身上,一縱二師就是現在的38軍113師,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彭嘉慶之是以選擇賀東生,除了賀東生未婚、有責任、敢擔當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他與杜光華原來就是親密戰友,在原膠東老六團時,賀東生任團長,杜光華任團參謀長。

開國将軍賀東生,為犧牲的戰友撐起了家,臨終前讓孩子知道真相

賀東生的革命經曆

賀東生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攸縣,19歲那年他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說起賀東生參加紅軍,還有一段小故事,當年,招兵的紅軍嫌賀東生瘦小,沒有同意他參軍,賀東生就跟着紅軍走,連續走了好多天,成了紅軍隊伍的小尾巴,正是這種執着的幹勁,賀東生才參加了紅軍。紅軍是一個大學校,賀東生進步很快,1932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賀東生在革命戰争的熔爐中成長,曆任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鬥争和二萬五千裡長征。抗日戰争時期,賀東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大隊隊長、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解放戰争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代軍長兼參謀長。

開國将軍賀東生,為犧牲的戰友撐起了家,臨終前讓孩子知道真相

賀東生和他的戰友們

縱觀賀東生一生,他是一名福将,他身經百戰,卻毫發無損,1943年秋,日軍圍剿根據地,為掩護機關和群衆轉移,賀東生率81人阻擊幾百名日僞軍,後來部隊分散突圍出來,唯獨不見賀東生。當地老百姓和部隊都以為賀東生已犧牲,就設靈堂祭奠他。那天天黑以後,賀東生竟神奇地回來了,他和一名警衛員一起還抓了一個日本俘虜。賀東生有一個習慣,打了勝仗或心情好時,就喜歡把帽檐往上翹,這時他臉上像開了朵花,容光煥發;在生氣或發怒時,他就把帽檐往下壓,怒氣沖天,一觸即發。每當部下向他彙報請示工作,都私下問一下警衛員,首長的帽檐在哪兒,如果警衛員說,帽檐在眼皮上,一個個心驚肉跳;如果說在額頭上,大家會喜笑顔開,甚至敢跟首長開玩笑。

賀東生為戰友撐起了家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當彭嘉慶把這個想法告訴賀東生後,他沉思片刻,堅定地答應了這門婚事。結婚的那天晚上,陳玲抱着已出世兩月大的兒子,歉意地對同樣抱着兩歲大女兒的賀東生表示拖累他了。賀東生毫不猶豫地說:“杜光華的骨肉,就是我賀東生的骨肉。你放心吧!”賀東生說到做到,他将兩個孩子改為賀姓,女兒取名賀茑,兒子取名賀軍,視同己出,并告誡周圍的戰友,将來必須對兩個孩子保守秘密。

1998年8月27日,賀東生将軍逝世。臨終前,他拉着陳玲的手,深情囑托陳玲,讓她告訴孩子們的真實身世,讓他們到吉林省通化祭奠他們的親生父親杜光華。

開國将軍賀東生,為犧牲的戰友撐起了家,臨終前讓孩子知道真相

賀東生和陳玲

結束語

2001年春天的一天,已經是湖南省僑辦外事處處長的賀軍,帶着妻子來到吉林省通化市,祭奠自己的親生父親杜光華;2001年3月7日,在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工作的賀茑聽到消息後,賀茑夫婦風塵仆仆回到國内,祭奠父親杜光華。賀茑賀軍姐弟倆都淚流滿面,他們是不幸的,因為從小就失去了親生父親;他們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們一直沒有缺少父愛。

開國将軍賀東生,為犧牲的戰友撐起了家,臨終前讓孩子知道真相

杜光華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