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hone稱霸國内市場,國産廠商如何趕超?榮耀CEO:蘋果也有短闆

降價政策帶來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12月27日,市場機構CINNO Research釋出的月度國内手機銷量監測資料顯示,蘋果2021年新品iPhone 13系列銷量依舊處于高位,帶動蘋果智能機銷量維持國内市場“老大”的地位,其中iPhone 13以約272萬台銷量連續第二個月位居國内市場單機銷量第一。

榮耀CEO趙明在本月初曾表示,“單純說華為空下來的市場,理所當然應該被幾個國産品牌所瓜分的話,是非常幼稚與天真的,市場從來不會容忍各種幼稚與天真。”但他近日則表示,蘋果并非不可戰勝,“仔細研究蘋果産品,會發現通訊一直是它的短闆”。

從行業視角來看,高端手機不在于定價高,也不在于營銷投入大,最終歸結點在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以及産品具備的差異化體驗。具體到操作路徑來看,各家頭部廠商的重點布局并不相同。

其中,榮耀将内部的戰略重心投入到了前端研發環節,内部研發人員占比增加至50%以上;OPPO在釋出首款自研晶片的同時,表示未來仍将加大資源,投入幾千人的團隊去做晶片;而vivo的做法是,加大對軟體底層“核心”的投入。此外,科技含量較高的折疊手機也成為國産手機廠商破局高端市場的重要方向。

iPhone稱霸國内市場,國産廠商如何趕超?榮耀CEO:蘋果也有短闆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蘋果也有短闆

曆代蘋果iPhone都是國産品牌高端機繞不過去的對手,曾經的華為旗艦機,一度在影像、創新、設計等多個次元反超,成為公認的蘋果最強對手,但受供應鍊影響,被迫逐漸淡出第一梯隊。在争奪國内高端市場時,蘋果在全球供應鍊緊張,半導體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仍罕見地采用了降價模式——iPhone13相比上一代,降幅為300~800元。

雖然蘋果連續兩個月稱霸國内手機市場,但趙明認為,“在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方面,榮耀應該做得比蘋果更好”。趙明進一步解釋稱,“如果我們仔細研究蘋果産品,會發現通訊一直是它的短闆,而這恰恰是榮耀的強項,拍照也是。榮耀如今的研發總裁是華為P系列、Mate系列拍照解決方案的負責人”。此外,國産廠商在快充等細分領域也已具備優勢。

事實上,iPhone手機的信号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果粉吐槽的重點,主要原因在于蘋果并沒有自家成熟的通信基帶,而合作廠商提供的通信基帶在适配上存在不足,導緻iPhone新機釋出後總會遇到信号不穩定的問題。

據趙明介紹,“在中國複雜的5G組網環境下,單純按照通行的标準和協定,在很多場景切換的時候就會出現智能終端通信連續性受影響的問題,這需要修改一些底層的協定和邏輯,在與高通進行溝通後,他們支援我們作出相應調整”。趙明認為,這種通過底層創新反向賦能晶片供應鍊夥伴,意味手機廠商與晶片廠商不僅是買賣關系,而是可以聯合共創、深度耦合,一起共同定義面向未來的産品。

如何趕超蘋果?

2021年對中國手機廠商來說,是艱難的一年。晶片供應緊張的同時,蘋果價格不斷下降,國産手機沖擊高端面臨嚴峻的形勢。那麼,如何才能在高端市場取得進一步突破?

趙明認為,“高端品牌的建設與成長沒有捷徑,也沒有什麼僥幸,不能把配置當作品牌,也不能把各個高端器件拼湊在一起就當做創新,面對蘋果這樣的強大競争對手,榮耀要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地去快速學習和追趕、超越”。

從具體的路徑來看,各家頭部廠商的重點布局并不相同。在新榮耀的研發團隊中,有大批對晶片底層十分了解的核心專家,他們更擅長GPU圖形處理、通訊連接配接等系統進行底層優化。

12月14日,OPPO釋出首個自研晶片——馬裡亞納MariSilicon X,定位于獨立NPU(神經網絡處理器)。在OPPO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明永看來:“科技公司必須通過關鍵技術解決關鍵問題,如果沒有底層核心技術,就不可能有未來。OPPO未來會持續投入資源,用幾千人的團隊,去腳踏實地做自研晶片。”

硬體之外,蘋果iOS的流暢性也是業内公認的“護城河”。對此,vivo的做法是,加大對軟體底層“核心”的投入。“目前vivo的安卓核心團隊達到400人左右,移動生态領域做端側軟體的有3000多人,加上應用生态領域的3000人,總體近7000人。”vivo副總裁、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說道。

不僅如此,折疊手機也開始成為國産手機廠商突圍高端的關鍵。12月22日早間,榮耀通過微網誌宣布其首款折疊屏Magic V即将上市。這已經是一周内,第三家手機廠商釋出與折疊屏手機相關的資訊。趙明認為,“從閱讀、辦公的角度,折疊屏手機某種程度上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希日前曾對記者分析稱,目前智能手機全面屏形态的演化已經基本結束,手機外觀形态固化,折疊屏這種形态有足夠的辨識度,部分使用場景确實也能帶來更好的體驗。需求方面,可以刺激消費者的換機需求;技術研發角度,可以增強廠商的研發實力積累;而從市場角度,則可以提升品牌形象。

記者|王晶

編輯|張海妮 何小桃 易啟江 王嘉琦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号背景申請并獲得授權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