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叔痤無奈棄用商鞅的謀劃,老闆不信任你,因為你是外人

公叔痤無奈棄用商鞅的謀劃,老闆不信任你,因為你是外人

很多時候,你完不成公司派給你的任務,并不是因為你能力不行,而是因為上司并不信任你,甚至處處掣肘你,使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放手去幹。

不僅公司裡面是這樣,國家層面往往也有這樣的事情。公叔痤統帥魏國大軍,在少梁邑與秦軍大戰,本來隻要采用商鞅的謀劃,就可以取得勝利。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

01 公叔痤選擇出戰

公叔痤統領魏武卒方陣與秦軍激戰,雖然被殺2萬餘人,卻也重挫了秦軍。秦軍沒有多少糧草,強在戰心,戰力上卻是不行的,不能久戰。

是以,魏軍還是有很大勝算的。隻要公叔痤聽從衛鞅的謀劃,實行“秋守春戰”的戰略,那麼秦軍就會因為後繼乏力而最終失敗。但是,公叔痤卻放棄了商鞅的這個高明的謀劃。

是公叔痤認為商鞅的謀劃是錯誤的嗎?

當然不是。不僅不是,他反而很贊同商鞅的分析和規劃。商鞅認為,少梁邑是直接聯結秦國和魏國的要塞,還是沖擊趙國和楚國的要塞。是以,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對秦國來說,隻要秦人占領了少梁邑,他們就可以在半日之内,抵達魏國國都安邑。這對魏國将意味着滅頂之災。

如果魏軍戰勝,那麼就可以西渡黃河,将秦人趕回隴西大山。這實際上就意味着秦國被滅國。就算他們還打着秦國的旗号,實質上受損太大,短時期内也就不可能再給魏國帶來什麼威脅。

是以,這兩方面都對少梁邑勢在必得。這是戰勢。但戰勢歸戰勢,還并非勝勢,具體應該怎麼去打呢?雙方都在調兵遣将。

商鞅作為公叔痤的學生和中庶子(即類似于今天的秘書職務),有責任為公叔痤謀劃。他的謀劃就是“秋守春戰”。意思就是,秋天和冬天堅守不出,春天到來的時候再大戰一場,一舉滅秦。

這個戰略正确嗎?正确。因為這是在分析兩國基本國力和戰場形勢基礎上,做出的準确規劃。秦軍勝在戰心,魏軍勝在戰力。但是,戰心雖強,終究還是要靠國家資源的充足供應才能持久,而這恰恰是秦軍的短闆。

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取勝,秦軍将面臨着很快崩潰的危險,那是非常不利的。而這對魏國卻很有利。魏軍可以據險持守,確定自己不被動。等待秦軍糧草耗盡,就可以一舉攻滅他們。

雖然正确,這樣的規劃能夠推行嗎?不能。

公叔痤雖然贊同商鞅的謀劃,但無奈于魏王不同意。這不,魏王已經派公子卬這個弟弟來監軍了。名為援軍,實為監軍。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督促公叔痤趕緊進攻,取得勝利。

這還是表面上的目的,更深遠的目的,也是不友善公開的目的,就是讓公子卬與公叔痤共同指揮戰争,從戰争中取得政治資本。這樣,公子卬就可以與公叔痤分庭抗禮,以便在以後的朝政議事中能夠成為制約公叔痤的重要一極。說白了,魏惠王還是對公叔痤不放心。

對這一層的目的,公叔痤可以說是心知肚明,但是不友善明說。他怎麼去說服商鞅呢?他直接把魏王要求他盡快進攻秦軍的密诏給商鞅看了,借機讓商鞅明白他的兩難處境。在看了密诏後,商鞅也明白了,雖然公叔痤贊同自己的謀劃,可是最終還是拗不過魏王的最高意志力,也就隻能保持沉默了。

最後,他們決定順從公子卬和魏王的速戰速決的意志,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

公叔痤無奈棄用商鞅的謀劃,老闆不信任你,因為你是外人

02 為什麼公叔痤必須出戰?

令人感興趣的是,公叔痤在明知出戰不利的情況下,還堅持與公子卬一起出戰,這不是胡鬧嗎?

表面上看這是不負責任,或者如龍賈老将軍所說的那樣如同兒戲。但仔細想想,他還真的隻能這樣。

商鞅建議公叔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對嗎?對,也符合戰場上的常理。但是,别忘了,公叔痤本來就是受命于魏惠王的委托來打仗的。而且,魏惠王已經給他下了密诏。不僅下了密诏,還派自己的親弟弟來到前線監督戰事。

人家都來到前線了,你還說你不知道?這個恐怕不可能。你說君命有所不受,你敢嗎?說不定公子卬本身還帶有魏王的其他密诏呢,這個誰也說不準,或者起碼公叔痤不敢去冒這個險。他最好的結果,就是順從魏惠王通過公子卬帶來的意志力。

之是以如此,根本原因還是,魏國是魏王和王族的,不是他公叔痤的。魏國是人家老祖宗建立起來,一代代地傳到他的手裡。

對,也有很多權臣可以掌控國家政權,甚至可以謀奪人家的政權,但是公叔痤這不是沒有這樣的本事嘛,而且人家還在緊密地提防着他呢。

說白了,公叔痤隻是個進階打工仔。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他是個總經理,但不是董事長,甚至連個真正的董事也不是。

你說,他這樣的進階打工仔的地位,還敢違反真正老闆的訓示?恐怕他沒有這個膽子,這樣做對他來說也不是最佳選擇。

是以,公叔痤選擇出戰。就算最後敗了,頂多被罰,而且還有公子卬這個愚蠢的草包可以分擔罪責。但是,如果公叔痤直接違反惠王的意志,那就等同于謀反,結果是什麼?恐怕不是處罰就可以了事的。

是以,他最好的選擇,就隻能是服從和出戰。但這裡面也反映出一個重大問題,就是魏惠王實際上也在朝堂之上擺弄出權力互相制約的戲碼。

公叔痤無奈棄用商鞅的謀劃,老闆不信任你,因為你是外人

03 朝堂決定戰局

既然魏惠王才是魏國的實際所有人即國主也就是本代董事長,那麼他應該采取什麼方式來治理自己的國家呢?國主實際上有普通人都沒有的恐懼感。他最大的恐懼感,還在于失去政權,說白了就是失去臣下對國主的服從。

魏惠王不害怕嗎?他當然也害怕。是以,他要在由他主導的朝堂上扶持“權力三角”,即讓公叔痤、龐涓和公子卬實作三角互相制約。隻有這樣,每一角都不能獲得過多權力,都不可能危及到魏惠王行使最高權力,他們三角都要盡力維護魏惠王的“共主”地位。

這是可以了解的。但是,這就決定了魏惠王本人的政治心胸和具體圖謀,将直接影響整個國家對外戰争的行動空間。他信任誰,采取誰的謀劃,都是他治國水準的直接表現,當然也直接影響整個國家在戰争中的主動地位和獲勝可能性。

這次的少梁邑之戰,看似是公叔痤統帥的魏軍與秦獻公帶領的秦軍在作戰,實際上卻是魏國朝堂和秦國朝堂的對決。

朝堂的狀态将直接影響戰局。朝堂的結構,朝堂運作狀态,發動戰争的時候朝堂所處的基本狀态是什麼樣,能派出什麼樣的統軍人士,糧草能不能充足供應,後續還有沒有制約措施,戰場上怎麼決策,最終戰力如何、戰心是否強盛,如果受挫能否迅速反彈和再戰,以及是否有後續支撐力量,都将直接影響戰争的最終的結果。

朝堂的基本狀态,最終還要受到君主治國能力這個巨大變量的影響。如果君主治國能力比較強大,那麼他可能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不那麼好的朝堂捯饬得比較好,進而可以聚集較多的國力,確定國家在戰争中有所斬獲。

如果君主治國能力比較差,就算有比較好的底盤,有比較大的勝算,也會因為君主的混亂安排而被消耗掉很大的勝算可能性。甚至,如果君主确實胡亂安排,比如隻把弄權作為第一要務,而安排了很糟糕的戰争決策搭檔,如公叔痤和公子卬這樣,那麼不僅會贻誤戰機,反而很可能戰敗。

可以看出,國家廟堂的政治能力,将直接影響甚至決定戰場局勢和最終的結果。如果前方主将不能主導戰争決策,那意味着他不能根據戰場局勢而及時地适應性調整,進而使本方戰争力量獲得更大獲勝可能性。

公叔痤無奈棄用商鞅的謀劃,老闆不信任你,因為你是外人

04 如果受到上司制約

公叔痤名為主将,實際上沒有主導戰争的權力,也就更不能說如何推動戰局走向勝利了。國家戰争層面上如此,每個人在機關上難道不也如此嗎?

對,也如此。很多公司中,上司對下屬也未必能夠充分信任。給你派了個活,但是能不能幹好,并不是僅僅由你這個下屬的能力所決定,更多的時候,還要看上司是不是會制約你、牽制你。

如果上司對你并不是發自内心地信任,你就危險了。因為他們可能給你下各種套,甚至直接在你努力的當口直接換掉你。身處這樣的險境,作為下屬的你,如何能夠全心全意地為公司利益服務呢?

那麼,如果遇到這樣的機關或者上司,應該怎麼辦你呢?

如果能走到更好的機關或者上司下面,那就勇敢得換掉他們。如果不能,就像電視劇中的公叔痤那樣,隻能把自己的命運與魏國捆綁在一起的話,那就老老實實地呆着,但是要在心理上對這樣的上司有預期,你要明白,在這樣的上司的帶領下,是不可能有多大前途的。如果果真如此,你也不要太失望。

當然,更要去規避風險。像公叔痤如果不能及時貫徹上司魏惠王的意志,那就意味着很大的個人風險,甚至可能丢掉性命。如果是那樣,就得不償失了。是以,作為被上司主導的接受主體,你還是要能夠及時認清形勢,規避掉風險。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