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說600km才是電動車最佳續航裡程,過長隻會增加用車負擔?

電動車續航多長才合理?

之前我們聊過這個話題,站在新的角度,我們重新聊一次這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話題,我們也将會從使用者角度、技術角度以及成本角度,三個方面綜合聊一下,電動車的續航問題。

随着成本的降低,以及産品尺寸的增大,預留給所有企業裝備電池組的空間越來越大,從目前主流新勢力企業的産品來看,大多數續航穩定在了500-600km左右。

為什麼說600km才是電動車最佳續航裡程,過長隻會增加用車負擔?

很顯然,這是一個主流的續航區間,超過這個主流區間,過長或者過短,都不會帶來很好的使用體驗。

我們做反向推理,如果電動車續航低于這個标準,會如何。

以一台400km續航的電動車為例,比如說目前10萬級電動車基本上都是400km産品,按照此前我們的8折計算法,綜合實際能用的續航是320km左右,當然使用者還需要預留至少50km的實際裡程,來拉出去充電。

是以,真正給使用者肆無忌憚使用的裡程,其實隻有270km。

為什麼說600km才是電動車最佳續航裡程,過長隻會增加用車負擔?

270km的續航裡程并不長,一個跨城市直接歇菜,如果用車強度稍高一些的使用者群體,難免要兩天一充甚至一天一充,以找充電樁、充電完畢的時間軸來算,充一次電,至少要一個小時,麻煩。

如果是500-600km續航的電動車,使用就會友善很多。

以600km來算,8折之後就是480km,預留充電裡程之後還剩下430km,要知道目前一般的小油箱汽油車的續航裡程,也不過500km,比如說飛度。

為什麼說600km才是電動車最佳續航裡程,過長隻會增加用車負擔?

補充能量的續航隻要能夠超過400km,那就與燃油車差距不是很大,因為一般燃油車跑到400km之後,也得預留油量加油。

值得一提的是,保證600km續航的電動車,目前的價格成本控制也比較合理,能夠做到15萬定價左右,價格上讓人能夠輕松接受。

當然,續航更長更好一些,比如說某些電動車續航做到了700km以上。

為什麼說600km才是電動車最佳續航裡程,過長隻會增加用車負擔?

續航更長,需要應對的是技術瓶頸,更大的電池包會增大自重,也會提升百公裡耗電量,同時成本也會更高,超長續航的電動車電池包的成本已經無法控制。

比如說蔚來ET7,超長版本用的是150kWh電池包,這一個電池包成本就是16萬以上,已經能買一台續航600km的零跑C11。

超長續航版本車型理論能跑1000km,但實際使用裡程可能隻有700km,對于使用者來說意義并不是很大。

為什麼說600km才是電動車最佳續航裡程,過長隻會增加用車負擔?

其實綜合分析,電動車的續航需要考慮成本、續航折扣兩大問題,使用者需要考慮的隻有一點,那就是在續航折扣之後,還能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最為關鍵的是價格不過分。

如果有一台電動車續航600km,定價15萬左右,那麼這台車就完全沒有問題,畢竟打完折之後還會有400以上的單次續航成績,而且價格還能夠接受,那就是一台值得入手的産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