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馬智行成立物流合資公司,萬億級賽道競争更新

随着自動駕駛技術在商用車領域落地的提速,自動駕駛公司也加大了與下遊場景方建立緊密的聯系。

12月27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與招商局集團旗下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定,雙方将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以自動駕駛技術為核心的智慧物流運力平台,探索自動駕駛卡車規模化商業落地的全新模式。該合資公司預計在2022年初正式成立并投入營運,初期雙方将為合資公司共同投資1億元,先期部署超過100輛規模的智能駕駛重卡車隊,今後将持續擴大規模。

由于路線以高速為主,道路環境相對封閉和簡單,自動駕駛技術在幹線物流領域的落地更容易。目前,幹線物流已經成為多數自動駕駛企業争相布局的場景。相比起Robotaxi,自動駕駛重卡的商業模式更加清晰,更容易實作盈利。也正是以,自動駕駛重卡受到資本的熱捧,在過去一年中,智加科技、圖森未來以及Embark Trucks等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已經或者即将登陸美股市場。

去年底,國家交通運輸部釋出了《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确提出支援開展自動駕駛載貨運輸服務,鼓勵在港口、機場、物流場站、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工地等環境相對封閉的區域及郵政快遞末端配送等場景,結合生産作業需求,開展自動駕駛載貨示範應用,并在做好風險評估和應急預案的前提下,視情推廣至公路貨運、城市配送等場景,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物流運輸服務。

“随着各項業務的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在幹線物流領域的潛力将被快速釋放,逐漸形成以自動駕駛技術為核心的新生态。”小馬智卡負責人李衡宇表示。小馬智行于去年年底成立卡車事業部小馬智卡,不久前,小馬智卡進入京台高速路開展 L4 級常态化自動駕駛測試,這是全國範内自動駕駛企業首次在政策開放的公開高速路段進行進階别自動駕駛測試。過去一年間,小馬智卡已獲得北京、廣州多個測試及營運許可,包括廣州首張自動駕駛卡策劃測試牌照、貨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等。

而自動駕駛卡車的市場規模也不亞于乘用車市場,其主要應用場景有幹線物流和港口物流兩個。其中,幹線物流被認為是一個萬億元級的市場。根據中金公司測算,以2019~2020年期間公路貨運平均運價為基礎,中國公路貨運市場空間超過3萬億元,美國則接近3500億美元。億歐智庫釋出的一份報告則顯示,2021年中國幹線物流重卡保有量為314萬輛,自動駕駛潛在替代市場規模為7679億元。随着運價的持續走低與人力、油耗、管理成本的攀升,物流車隊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占,降本增效需求日漸強烈。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運輸效率同時降低成本,而與一般的乘用車實作自動駕駛相比,客車、卡車等運作路線更加強定,這也為自動駕駛大規模商用化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小馬智行成立物流合資公司,萬億級賽道競争更新

小馬智行方面表示,在物流主要成本構成中,人工,燃油成本持續走高。尤其是人工,未來卡車司機可能會出現巨大的人力缺口。自動駕駛可以減少單台車輛的司機數量,隻要自動駕駛的單台邊際成本降到比人類司機低,就能降低成本,填補司機勞動力缺口。同時,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幫助減少因司機休息等生理極限導緻的停車時常。這也就意味着自動駕駛可以大幅增加單車單日運作裡程,提高實效性以及車輛使用率。此次成立的合資公司将打造智能駕駛重卡車隊,提供更為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運力服務及貨運方案。

目前,多家商用車企業給出了L3級别自動駕駛量産的時間表。其中,嬴徹科技與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正在聯合開發兩款L3級别自動駕駛重卡,計劃在2021年底實作量産;去年9月份,一汽解放釋出了L3級J7超級卡車,官方稱這款産品為“全球首款量産級L3自動駕駛産品”。無人駕駛卡車品牌圖森未來更是計劃在2024年前為北美市場生産一系列專用的L4級的自主半卡車。

L3級與L4級自動駕駛之間存在巨大分水嶺,短時間内難以跨越。億歐智庫釋出的報告顯示,目前L4級自動駕駛重卡仍處于設計驗證初期。技術、供應鍊、法律法規仍是自動駕駛幹線物流商業化程序上難以逾越的三座大山,自動駕駛幹線物流商業化道阻且長。從技術層面看,L3級與L4級自動駕駛之間存在巨大分水嶺,短時間内難以跨越。從供應鍊層面考慮,自動駕駛幹線物流商業化存在三大難點:一是雷射雷達、計算平台等關鍵部件的車規級産品量産供應難,二是本土商用車主機廠與供應商線上控底盤技術與産品積累方面相對薄弱,三是适應更高階自動駕駛系統的關鍵技術與部件研發難度大。

“自動駕駛技術或者系統要形成商業化落地,必須經過非常複雜的系統認證。舉個例子,我們手中的智能手機裡既有軟體又有硬體,如果軟體和硬體不做一體化的設計和內建,很難做到很好的體驗。自動駕駛的汽車比智能手機複雜度更高,既有自動駕駛的軟體,也有自動駕駛的硬體,還有車輛平台本身,這幾個東西必須做一體的內建或是統一的設計,是以在卡車領域,我們也需要跟一級供應商和汽車廠商深度合作,而不是把我們的系統簡單地适配到車輛中,那樣達不到真正替代勞動力、規模化生産和安全的目标,量産需要先解決這些問題。”小馬智行副總裁張甯此前對記者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