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爆出商家花51萬,請陳小春和網紅直播帶貨僅賣5000元并起訴至法院的消息。

據最先發現此事的《上遊新聞》報道,某按摩公司與某傳媒公司簽約,傳媒公司提供16場次直播推廣活動,10場由粉絲總量大于1000萬的達人執行,6場由其他明星達人執行,後傳媒公司更改為陳小春加3名網紅直播。
但在11月5日的直播時,陳小春沒有在直播間上商品連結,導緻直播幾分鐘按摩公司商品就被下降,哪怕傳媒公司當日安排了陳小有時候的助理補播,但直播後按摩公司銷售額僅5000餘元。
而兩個公司的合同約定,直播銷售保底數額高達100萬元,實際銷售額明顯低于預期。加上合同隻是減少了直播人數,并沒有減少場數,而實際隻進行了4場,沒有達到合同裡16場規定。加上陳小春本人未能直播轉由助理補播,效果欠佳也不符合合同規定,故傳媒公司要向按摩公司退還服務費418437.5元。
雖然這是兩個公司的糾紛,但因為在所有直播的人裡,陳小春名氣最大,且被判直播不成功,是以無論是詞條還是新聞,陳小春都成了關鍵詞。連港媒也争相報道了此事。
港媒不僅質疑國語都不标準的陳小春的帶貨能力,還翻出其去年直播引發的争議。據港媒報道,陳小春去年在某場直播中以人民币9.9元的價格送出了很多金片,這個福利吸引了很多網友,但網友在收到“金片”後發現隻是一張塑膠片。
目前,陳小春還沒有就此事發聲回應。
不過不少網友直言,這件事說明大家已經逐漸理性看待明星帶貨了。
說起來,陳小春并不是第一個因為直播帶貨效果不佳卷入争議的明星了。
歌手楊坤就因為直播帶貨不佳,遭到了商家報警。
其中一家羽絨服請他花了13.5萬坑位費,還要給銷售額20%作為傭金,但隻賣出了180單,連本都拿不回來。
另一家面膜花了10萬坑位費,結果隻賣出1.8萬,其中還有3588的退款。
而賣阿膠糕的商家更慘,花了12萬坑位費,當晚銷售額高達120萬,但退款高達110多萬,銷售額僅4萬。
但楊坤的經紀人否認了刷單一事,并表示不知曉商家維權的事。
去年12月,某護膚品公司花8萬坑位費請千萬級的主播和王晶帶貨,結果被爆隻賣了800元。
去年12月月初,網曝黃聖依直播帶貨坑位費10萬,隻賣了5個保溫杯,而且直播遲到、直播期間基本不碰産品,輪播到保溫杯時已離場。
9日,黃聖依工作室在微網誌發聲明,稱與主辦方協定不超過 80 分鐘,藝人實際完成直播時長 80 分鐘,“該場直播活動期間我方藝人并未參與任何保溫杯産品的售賣,我方也未收取任何商家的坑位費,則也根本不存在保底退款一事。”
一些明星也會因為帶貨銷量不佳着急,比如前TVB資深綠葉李國麟就因為直播了8個小時,賣不出貨落淚上了新聞,港媒還封他為最慘帶貸明星。
你會因為明星帶貨,專門去買其推薦的産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