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7歲參加紅軍,9歲走長征,舅舅是開國元帥,如今94歲仍健在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的這首詩中,充分表達了戰争的殘酷和将士們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鬥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回顧中國近代史,無數紅軍戰士也是同樣視死如歸,守護着祖國領土不受侵犯,為祖國、為人民而戰。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的英雄。而作為最小紅軍戰士的他,同樣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他就是向軒。

他7歲參加紅軍,9歲走長征,舅舅是開國元帥,如今94歲仍健在

提起向軒就要先說說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是賀滿姑是賀龍元帥的妹妹,也是一名革命戰士。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之家,深受大哥賀龍的影響,參加革命。賀龍元帥大家都知道的,他的光輝事迹讓人代代相傳。他的一生為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可以說他的一生都在為革命而奮鬥。

作為賀龍元帥的親外甥,向軒也選擇了同樣的道路。向軒在母親去世後,就一直跟着大姨生活,向軒的大姨也是一名革命戰士,也是在為祖國和民族而奮鬥。但在向軒七歲的時候,在一場戰鬥中,他的大姨也犧牲了。在彌留之際,他告訴向軒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舅舅賀龍。

在大姨戰友的幫助下,向軒找到了舅舅,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向軒在本該是快樂的童年時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7歲參加紅軍,9歲走長征,舅舅是開國元帥,如今94歲仍健在

向軒出生于1926年,是土家族人。在他找到自己的舅舅賀龍之後,就跟着賀龍一起參加革命。在向軒的印象中,舅舅就是一個粗人,但也有着他自己獨特的魅力。賀龍帶着年紀尚小的向軒,向中央申請,允許向軒破格入黨,希望向軒可以跟随紅軍,在實踐中提升自己。他的這一請求,得到了中央的準許,是以,向軒就成了年紀最小的紅軍戰士,也是最小的黨員。

雖然向軒的年紀小,但他對革命的熱情卻并不少。從參加紅軍開始,他就迫切的希望自己長大,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在紅軍被迫長征時,向軒隻有9歲,長征的艱苦并沒有減弱向軒對革命堅定不移的信念,他跟着紅軍一起爬雪山、過草地,忍受惡劣環境的摧殘和饑餓,最終達到陝北,迎來了長征的勝利。

經過長征的磨練,向軒已經是一名合格的紅軍戰士。1936年,向軒擔任紅二方面軍通訊班的副班長,當時賀龍元帥是總指揮兼任軍團長。抗戰時期,向軒已經是八路軍120師司令部的通信員了。

他7歲參加紅軍,9歲走長征,舅舅是開國元帥,如今94歲仍健在

1948年,在解放戰争的關鍵時刻,向軒在荔北戰役中,率領部隊進攻敵人的工事,利用改裝的清朝土炮,攻擊敵人的工事,并取得勝利。但在敵人炸彈的還擊下,向軒身上26處受傷,右眼看不見了,一直到現在,他的體内還殘留着彈片。

解放戰争勝利後,解放軍總政治部确定向軒為中國年齡最小的紅軍,他的軍齡就從1933年,他7歲的時候算起。因為剛剛加入紅軍的小向軒就已經拿起他的大姨項英給他的槍參加了戰鬥,還受傷了。

新中國成立後,向軒依舊為黨和人民做貢獻。1955年,向軒的舅舅賀龍被授予開國元帥軍銜,向軒是中校。在此之後,向軒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着。1960,向軒晉升為上校。

他7歲參加紅軍,9歲走長征,舅舅是開國元帥,如今94歲仍健在

如今的向軒已經94歲的高齡,他的身體仍舊健康,他還時刻教導自己的後代要忠于國家,忠于人民,要成為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