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中将楊秀山,逝世後遺體火化,骨灰中發現了21塊彈片

俗話說:亂世造英雄。在20世紀的中國,動蕩不安,人們身處戰争之中,過着民不聊生的生活,為自己的性命擔憂。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湧現出一批批熱血兒女。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沖在戰争的最前端,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巨大貢獻。

在新中國成立的之初,國家對這些英雄将領進行授勳。一共授予177名開國中将,而楊秀山就是其中一位。

開國中将楊秀山,逝世後遺體火化,骨灰中發現了21塊彈片

楊秀山1914年出生于湖北,原名楊木森。幼年的時候在私塾讀過幾年書,後來因為家庭條件困難,辍學補貼家計,到當地地主的家中放牛。在他15歲那年,楊秀山加入了共青團,擔任兒童團的團長。16歲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被編入紅6軍軍部特務大隊第2中隊。1934年,20歲的楊秀山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為黨的一份子。

抗日戰争時期,楊秀山擔任八路軍120師騎兵營的政委,1941年擔任358旅七團的政委。在開辟晉西北抗日革命根據地的鬥争中,楊秀山率領部隊開展遊擊戰,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陳莊、米峪鎮等戰鬥。

1948年,楊秀山率領部隊轉戰大西北,還參加了中陽、青化砭、隴東、沙家店等戰役。1949年,楊秀山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二軍四師的師長。還曾率領部隊進軍新疆。1950年,楊秀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進行學習,畢業後,楊秀山就留在學院當班主任。

在1955年的授勳典禮上,楊秀山被授予中将軍銜。1959年,楊秀山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校部副部長,1961年擔任國防工業委員會政治部主任,1974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軍區的副司令員,1998年,楊秀山離職修養,在200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開國中将楊秀山,逝世後遺體火化,骨灰中發現了21塊彈片

楊秀山在革命戰鬥中參加過無數次惡戰,他曾六次嚴重負傷,後幾次都與死神擦肩而過。在1935年,楊秀山成為團政委後,他率領部隊參加了楊家河的戰鬥。在這次戰鬥中,為了取得更大的戰果,楊秀山親自帶着部隊追擊敵人,結果不幸被子彈打中了頸部,差點就犧牲了,經過搶救,在後方的醫院中修養了好幾個月才恢複。

而他出院後,在闆栗園的戰鬥中,楊秀山又再次負傷,他被敵人的炮彈彈片擊中了右腿,由于當時醫療條件的限制,再加上彈片是在太小,無法将全部的彈片取出,最終還殘留十幾塊彈片在他的腿上。

而在長征的過程中,為了給紅軍主力軍赢得渡過金沙江的時間,他率領部隊浴血奮戰,不幸被擊中頭部,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楊秀山還經常感到頭痛,經過醫生的檢查,他的頭部也殘留着幾個彈片。

開國中将楊秀山,逝世後遺體火化,骨灰中發現了21塊彈片

在1936年的一次戰鬥中,楊秀山再次受傷,一顆子彈打中他的臀部,骨頭也被打碎了,在之後的一年中,他的傷口經常反複發作,楊秀山飽受折磨。

在他去世後,他的家人将他的遺體火化,在他的骨灰中,發現了殘留着的21塊彈片,在場的人看了之後無不揪心落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