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衛健時刻保持着周到和禮貌,他是習慣于做主動“破冰”的那一個。一進采訪間就主動打招呼“吃飯了嗎?”得到“還沒”的回答後,又關心道“結束就去吃。”他會一一詢問在場每個人如何稱呼,不是表面客套,一小時後他仍能準确喊出對應的名字;見到熟悉的燈光老師也會自然地打開話題“剛剛也是你!”采訪結束後,他張羅着問大夥要不要合影,耐心滿足所有合影要求。負責《追光吧!》宣傳的從業人員告訴我們,這樣的妥帖存在于張衛健的每一次工作中,幾乎沒有例外。
采寫_本刊記者 陸茜 視訊制作_本刊記者 鐘俊豪
采訪配合_實習生 秦钰玺
,時長09:59
“追光”舞台引“回憶殺”
累并快樂着,不會覺得太辛苦
“大家好,我是……”張衛健把話筒遞給台下的觀衆,示意他們“接力”。
“張衛健!”
他搖了搖頭,對這個答案并不滿意,重新介紹:我是韋小寶、我是方世玉……一次又一次地列舉着自己的經典角色。
玩累了之後,他鄭重說道,“我是陪伴着大家一起成長的張衛健。”
張衛健登上綜藝《追光吧!》的舞台,以一曲《身體健康》亮相;首次公演,他又與韓宇合作了電視劇《齊天大聖孫悟空》的主題曲《高高在下》,再現美猴王造型,接連上演“回憶殺”。
決定參加節目前,張衛健隻問了團隊要做什麼,沒有打聽上一季的情況,哪怕有一衆好友在另一檔同類型節目中“披荊斬棘”,他也沒有多問。張衛健不喜歡提前了解太多資訊,想要保留新鮮感。《追光吧!》吸引他的是舞台,“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演戲上面的時候,唱歌這兩個字在我腦海裡從來沒有消失過,這把火從來沒有熄滅過。”張衛健還能感受到那團“火”的存在,比起競技的輸赢,他更在意的是是否能夠赢過自己。
錄制并不輕松,拿一公來說,張衛健不僅要排練團體舞台的曲目,還要跟着韓宇學習雙人舞台的舞蹈,在正式公演前節目組還安排了一場追光運動會,這種快節奏和高強度對稍微年長的哥哥們的體力也是個不小的挑戰。而張衛健始終保持着充沛的活力,即便是在漫長的候場時間中,他還是能像“小太陽”一般在背景活躍氣氛,時刻“摩拳擦掌”準備上台。談及錄制至今的感想,張衛健也坦言是“累”,常常結束了這次表演,緊接着又要開會讨論下一次的主題和概念,絲毫不能懈怠。但好在身體上的累無法超越内心的歡喜,是以“在做的時候不會覺得太辛苦”。
今年56歲的張衛健在所有哥哥中年齡排第二,不過他不避諱談及年齡,甚至還在舞台上主動提及,自己比韓宇的媽媽還要大一歲。他希望觀衆們不僅僅隻看到自己的表演,更想讓20歲出頭的年輕人思考:張衛健都能跳成這樣子,我們能嗎?“如果不能的,可能真的要檢讨一下了,如果今天能,也要問問自己,到我這個歲數的時候還能嗎?是以要從今天開始好好鍛煉,不要放棄自己,不要猛喝酒、猛抽煙,颠倒日夜。”同時也要向中年觀衆傳達:張衛健和你們差不多大,我們要一起加油。
放緩腳步“我想演的、能演的,都演過了”
《追光吧!》首期,每位哥哥都可以帶一件“追光物品”,張衛健帶着一幅照片記錄冊出場,上面密密麻麻展示了他從出道至今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張專輯、每一段經曆。張衛健塑造的角色伴随了太多人的童年記憶,韋小寶、小魚兒、孫悟空、方世玉、小不懂、沈萬三……他直言在衆多角色中有自己的偏愛,分别是方世玉、孫悟空和韋小寶,方世玉第一次将張衛健正式介紹給内地觀衆,于他而言意義非凡,而孫悟空則是個值得他懷念一輩子,還差點被錯過的角色,“我本來沒決定拍的,但有人語重心長地跟我說,冷靜想清楚,你可以把這個角色演好,不要放過。”
韋小寶最特殊,他是最“燒腦”也是張衛健最舍不得的一個。韋小寶是金庸筆下的經典人物,此前也有很多優秀演員表演過,珠玉在前,“如果我演砸了,所有人都會注意到。”張衛健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同于孫悟空,孫悟空化上妝、扮上行頭就已經成了一半,也不同于方世玉,他沒有帥氣的武打動作,無法靠打戲來滿足觀衆的視覺體驗。除了清裝頭套,從外形上看,韋小寶完完全全就是張衛健本人,每一場戲都要靠“實幹”,如何演繹出七段愛情中的差別?如何呈現他和康熙的關系?和鳌拜的關系?和天地會的關系?
也許是傾注了太多心血,《小寶與康熙》殺青後,張衛健獨自一人留在酒店的片場,花了将近一個禮拜的時間過濾情緒。他看着劇組的從業人員一個個拿着行李說再見,問他,為什麼還不走?張衛健不知該如何作答,“真的舍不得,不想走,我不想那麼着急,一拍完就撒手不管,韋小寶從此離我而去。”
在遇見方世玉前,張衛健在事業上曾經曆三起三落,三次跌落都在高峰處直直墜下,沒有緩沖。現在回憶起來,為什麼這麼快就落下了?張衛健也沒想明白,“我隻能說那時候演藝圈可能就喜歡新鮮的事、新鮮的人。而我不再新鮮了怎麼辦?我沒别的路可走,我要繼續做下去,希望可以再起風雲。”在張衛健看來,這段經曆讓他明白了堅持的可貴,他自問在高處沒有驕傲過,落下來時也不曾看輕自己,“事實證明了,隻要我沒有放棄,下一個高峰會比之前你認為的頂峰更高。”同時,他也不會看不起任何人,因為他相信,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2018年回巢TVB拍攝完《大帥哥》後,觀衆就鮮少能在電視作品中見到張衛健了。他承認這其中有疫情的原因,但就算沒有疫情,也早就下定決心不會太密集地去拍戲,“因為每一部戲對我來講都是扒了整整一層皮。”張衛健給我們算了筆賬,一部30集的劇集,每一集按照30場戲,總共有900場戲,而通常他的戲份要占90%左右,就是810場戲。而這其中如果有三分之一的戲是需要笑點的,那麼他就要設計200多個點。除此之外,還會有感動的、溫馨的、甜蜜的、激烈的等等部分。是以每拍完一部戲,張衛健都是“虛脫”的。
近期是否有拍戲的計劃?張衛健回答“老實講,我想演的、能演的,都演過了。如果你問我想演什麼類型的角色,我暫時想不到。”如今,他對劇本的标準隻有一個——要能引發他強烈創作沖動,“那股沖動的火很旺,我才會答應做。一旦答應做了,我就會讓這把火盡量燃燒。”
南都娛樂×張衛健“心裡有光就好”
“認真、投入、開心地玩遊戲就好了”
南都娛樂:作為隊長,當有隊員淘汰的時候是什麼感受?
張衛健:我當然不想有人走了,但是我始終覺得,一個舞台能代表一個人的所有才華嗎?不可能的。一小部分觀衆就能代表你以後的演藝道路是走得黯淡還是走得燦爛?不可能的。是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場遊戲,但是我們要認真地玩這個遊戲,我們要投入地玩這個遊戲,開心地玩這個遊戲,就好了。
南都娛樂:說說幾個隊員,接觸下來對他們的印象怎麼樣?接觸下來都很好,他們其實都是挺謙卑的人,可能也是老天爺疼我。我去邀請這幾位弟弟,他們真的都很好,性格都很好、都很努力,而且每一個人,你都能明顯看到他們有很高的天分。比如說韓宇,不用講了,他是《這!就是街舞》的冠軍,在跳舞,還有編舞上面有非常高的天分。楊宗緯在音樂方面幫我們解決了很多的問題,也提出過很多非常好的意見。劉也,本來我沒有很了解劉也,這次是第一次跟他有所接觸,原來他是那麼能跳又那麼能唱的一個年輕人,我更加喜出望外的是,他不隻是能跳單一舞種,從民族舞到街舞到現代舞,很多種舞他都能跳,因為他從小就接觸舞蹈,又帥。是以我對他們每一個人都很欣賞,反而是覺得我自己不咋地,沒什麼厲害的(笑)。
張衛健:
南都娛樂:太太對你來參加節目有什麼叮囑嗎?叮囑(就是)唱好一點、跳好一點。我在家裡練歌的時候,因為我們的客廳是跟廚房對着的,(她會說)你能不能不要在廚房唱?(她就說)我在看電影,你到房間練行不行?這首歌我聽了30次了。我說,你不是叫我唱好一點嗎?
南都娛樂:她看了節目有誇你嗎?她覺得挺好,每一次的概念我都會告訴她,怎麼樣演,怎麼樣的舞台,我都會跟她說的。她都挺喜歡的,好像她更喜歡我真人秀的部分。
“隻要你熱愛,就有力去堅持”
南都娛樂:在低谷期,有過想要放棄或者絕望的時刻?
張衛健:當然有,我也不是鐵石心腸,當然會有感覺。但是我在問我自己,如果我放棄,我能做什麼?我最愛的是什麼?雖然現在不讓我做,但我還是最愛它。那我隻能這樣接着等機會,等機會的同時,我自己也會想很多,當我有機會的時候我拍一個什麼戲呢?
當我有機會出唱片,我唱哪一類型的歌?當我有機會在鏡頭面前的時候,有人理我的時候,我是什麼心态?這些問題,後來都有答案了,而最濃烈的答案就是當我再有機會站在鏡頭面前的時候,我是多麼的珍惜。
在鏡頭面前,無論是演戲、唱歌、講話,我都很珍惜,我并沒有把它當成是一個今天的任務,(隻要)完成就好了。因為我覺得這些機會并不是必然的,你曾經試過失去。當你再踏上舞台,聽到觀衆的歡呼聲和掌聲;當你講一句話的時候,聽到他們的笑容,這些不是必然的。因為我曾經徹底的沒有,當我再有的時候,我就會好珍惜。
南都娛樂:能給年輕人一些建議嗎?如何面對苦難?如何疏解負面情緒?其實在我剛剛的通路内容裡,已經包含了很多。首先太陽每一天都會升起來的,而且它都給了我們一個确确定定的答案,就是每一天不偏不倚,就在東邊升起來,你願意的話就來看我。其實它有一句潛台詞就是,如果你不願意的話,你永遠背着我的話,你就永遠看不到我的。
第二,隻要有那麼一絲光,我們就從那一絲光去扒開,用力去扒開,總有一天會有一整束光照進來溫暖你。希望有一天你可以看到全部光都照在你的身上,在發亮的同時,你也可以去照亮别人。如果你說,現在伸手不見五指,啥光都沒有,那怎麼辦?都沒有的話,心裡有光就好。那些眼睛看不到的朋友,難道他們永遠都沒有光?他們的光在哪裡?他們心裡面有光。
第三就是堅持自己的熱愛。很多時候我去一些大學、中學演講的時候,我都會給大家一個建議,就是要熱愛你們将來的工作,如果不這樣的話很難維持下去。當你很難維持下去,就可能三年換一個工作環境,再五年換一個工作領域,前前後後可能就十年過去了,你好像什麼都會,但其實你可能什麼都不精。同時間,你身邊的同學可能十年就專注在一件事上面,他可能已經可以做得很好了。是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熱愛,隻要你熱愛,你就有力去堅持,隻要你堅持,你就能吃得了苦,能承受得了失敗,能希望(做得)更好,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