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下五千年—大禹建夏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後氏,名文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上古時期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曆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禹是颛顼的玄孫,黃帝的後代,鲧的兒子,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禅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上下五千年—大禹建夏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後人也稱他為夏禹,是以夏禹成為上古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聖帝王。禹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曆來被傳頌的治理洪水滔天,又劃定九州、奠定夏朝。禹死後安葬于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現今仍存有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曆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

大禹最著名的兩件事,就是治水和建夏,其中大禹治水的傳說流傳最廣,那麼大禹到底有沒有治水呢?

北宋宋徽宗時,山東挖出一件春秋青銅器“叔夷鐘“,主人是春秋宋國人,而宋國人又是殷商後裔。殷人在甲骨文中沒有提到夏朝和大禹,但後裔卻明确記載了夏朝和大禹,其中有雲“隙成唐,又嚴在帝所,溥受天命,删伐夏司,敗厥靈師,以少臣惟輔,鹹有九州,處禹之堵“。

上下五千年—大禹建夏

2002年,考古專家發現“遂公盨“,這是公元前十世紀中葉的西周青銅器,上面銘刻着大禹治水過程和功績,是大禹治水的最早記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