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寒潮的襲來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臘月的氣息,作為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在民間曆來就和正月有着同樣的地位。它的起源有着數千年的曆史,最早關于“臘”的記載就是《周易》和《周禮》,其本意與當下并無二緻都是“幹肉”的代稱。之是以将十二月稱之為臘月,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十二月的幹冷氣候最适合臘味的制作。足見這一風俗延續了數千年。除此之外,作為一年的歲末又處在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段,古代有許多的祭祀活動會在這個月内相繼進行,古人稱之為“歲終之祭”。如此重要的一個月,自然也少不了古代特有的各種風俗禁忌,從廣為流傳的民間俗語中便可窺見一斑,比如這句“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雖然免不了古人迷信的成分,但卻寄托了古人辭舊迎新的美好祝願,也生動地再現了古人淳樸的生活風貌。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避免犯忌都是為了圖個好兆頭,尤其是在生産力極為低下的古代,為了來年的運氣能夠越來越好,這辭舊迎新的一個月可是馬虎不得。辭舊一定要安安穩穩,迎新才能順順利利,這些民間極為普遍和流行的忌諱,即便是在今天,我們也時常聽到長輩唠叨這些充滿了年味的家長裡短。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我們先來看下老一輩在臘月裡都有什麼說法,首先就是老一輩忌諱在臘月裡搬家。臘月作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寒冷的天氣席卷而來,農事也大多完備,面對即将到來的春節,人們心中大抵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回家過年,一家團圓。家在此刻成了人們奔波忙碌後最為溫暖的懷抱和歸宿,而在此時搬家一來可能錯過除夕之夜的普天同慶,二來也意味着舊年沒送走,新年也沒有開好頭,在普遍盼望好兆頭的民間這無疑是大煞風景的。其次就是民間過去曆來就有“人搬窮,火搬熄”的說法,認為在這麼一個重要的時間段匆忙搬家是不吉利的。當然,這些都是民間百姓對來年美好期盼的一種精神展現,吉利與否其實并不重要,而是在這樣特殊的月份裡應當融入這樣的氣氛中去,才能體會到辭舊迎新的喜慶,畢竟錯過之後要再等一年。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除此之外,還忌諱在臘月借錢。所謂“債不過年”,臘月對于生意人而言必然是忙于清賬的一個月,争取在新年來臨之際收回貨款是每個商家最為開心的一件事。辛苦了一年,總算可以一家團聚回首這一年的收獲。無論掙多掙少,拿在手裡總是踏實安心的。如果有人借錢難免變得美中不足,老一輩便會認為這會影響來年的運氣,是較為晦氣的一件事,意味着破财和流年。同樣也忌諱在臘月裡向别人借錢,因為春節前後到處都是喜氣洋洋,而這些事情顯然有些背道而馳,是以不希望這樣的情況出現。當然,即便是春節,這樣的情況想必也是存在的,人間有情,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可以量力而行。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辭舊的臘月有忌諱,迎新的正月也少不了。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大年初一這天忌諱打掃房間,緣由想必不用多說。長輩往往都會唠叨,雖然我們是心知肚明,但依舊對于這些唠叨言聽計從喜不自勝。過年是我們最為源遠流長也最為盛大的傳統習俗,傳統的習俗少了傳統的儀式那也就沒有了傳統的味兒了。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其次就是正月裡不理發,有人可能會感到疑惑,因為民間自古就有“二月二,龍擡頭”這種關于理發的習俗,正月不理發就有些孤陋寡聞了。實際上這個說法出現得晚,流傳的時間短是以很多人一頭霧水。據考證,正月不理發是源于清朝時候的一個俗語“正月裡理發死舅舅”。據說當時清朝執政,要所有人都将前額的頭發剃掉,然後紮一條辮子在後腦門。但在當時清朝剛上位,人們普遍思明,便不約而同決定在正月這天不剃頭,并稱之為“思舊”。沒想到的是,這個“思舊”卻越傳越變味,成了後來的“死舅”,慢慢地成了三人成虎的典型也就是我們今天聽到的說法。也有人說當時為了避免官府追查才故意說成“死舅”,真相如何也無從得知,但至少可以看出正月不理發的習俗中展現了當時人們的民族情結。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有啥說法?古人的臘月忌諱,都是年味

現在很多人一聽忌諱二字就嗤之以鼻,按佛家的說法這叫“着相”。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辯證地看待問題是普遍的常識。我們知曉它的荒謬我們自然不會把其當做指導,但我們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如果沒有這些那味兒也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