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歌聲墨趣」

李煥才

儋州是歌的海洋,近日濤聲陣陣,浪花飛揚。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周年,在此曆史節點,當地著名歌手陳仲桐與高秋遂精心編寫一百首黨史山歌,弘揚風雨歲月中黨的光輝曆程,表達出他們對黨的深厚情感,著名書法家阿福以酣暢的筆墨将百首山歌寫成書法巨幅長卷,在儋州市圖書館隆重展出,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城鄉上下到處傳唱着黨史山歌。

儋州山歌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在這方熱土上已經流行了千百年,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儋州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儋州的空氣裡于是四時彌漫着山歌的韻律,到處歌聲湧蕩,儋州也就榮幸地被人們稱之為“歌海”。儋州山歌之是以讓人們喜聞樂見,而且長盛不衰,除了她優美的旋律能彈動人的心弦,其表現形式活潑靈動、内容廣泛且豐富多彩,更是讓人歡喜有加。儋州山歌不僅可以表達男歡女愛,還能涉獵曆史人文、風光景色、勞動生産、時政世态、社會風俗、居家處世、生活情趣、倫理道德、祭祀敬神、傳說逸聞等等,山歌于是成為百姓們生活中的一種特殊語言,老百姓對道德準則、生活理念、思想情感、審美價值都可以通過山歌來表達,對重大事件、奇聞逸事、民間掌故也可以使用山歌記載、傳播,山歌就是儋州人的一本大書,大家編寫,共同閱讀。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市民在觀看“百首山歌獻給黨書法展”。

儋州山歌的可貴之處是她藝術形式十分獨特,其體式整齊,有詩的品相,每句七字,四句一首,講究平仄,講究押韻,念着韻律和順悠揚,節奏性強,唱起來婉轉流暢,富有音樂的美感,不僅易唱,也易記;更難得的是,作為民間藝術,她卻儲存着《詩經》賦、比、興遺風,多用雙關、比喻、重章疊句等修辭手法,因而簡潔精煉、活潑自然、生動傳神、富有文采;值得稱頌的是,儋州山歌土生土長,有泥土的芳香,于是蘊含着地方文化的特質,浸潤着百姓的智慧,流動着生活的韻味,老百姓們唱出來,情感在裡邊律動,意蘊豐富,聲情并茂,扣人心弦,潤人肺腑。

因為儋州山歌具有豐富的文學元素,喜愛她的人當然不局限于引車賣漿者流,也打動了文人墨客,讓他們趨之若鹜。有文化人的自然介入,原本是口頭文學的山歌于是發揚光大,又創作出文字山歌,既能反複詠唱,又能品讀。尤其儋州這地方文化底蘊深厚,詩詞歌賦盛行,文化人将傳統文化的藝術技巧與地方特色文化創作技巧有機結合,創作出的儋州山歌有了質的提升,又雅俗共賞,儋州山歌的生命力更加旺盛,風靡于儋州城鄉。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市民群衆正在觀展。

百首黨史山歌能夠在儋州到處傳唱,首先是用山歌叙述黨史形式獨特,讓人耳目一新,使人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再是我們黨的百年奮鬥曆程曲折艱難,而成績輝煌,讓積貧積弱的中國逐漸走向繁榮昌盛的不凡功績激動人心,讓人們情不自禁;又得益于陳仲桐與高秋遂兩位歌手的山歌編寫得精彩,歌句自然流暢,生動感人,文字活潑,感情飽滿,又流淌着泥土的馨香,尤其引用的史料詳實,安排巧妙,處理得體,使一系列山歌完整統一,自然天成;更加值得推崇的是,書法家阿福别出心裁,用書法形式将山歌表現出來,成為一種創舉,别開生面,于是山歌與書法聯姻,互相映襯,相得益彰,使山歌更具靈性、更有文化的意味,書法更靈動、更富有質感。儋州是中國書法之鄉,書法滋潤儋州人的目光,陶冶儋州人的性情,人人喜愛書法。阿福的字活潑流麗,飄逸潇灑,鐵畫銀鈎散發出清爽的書家氣韻,很受當地人歡迎。這次書法和黨史山歌聯姻的展示,效果獨特,既讓人陶醉在悅耳的歌聲中,激動于黨的曆史長河浪濤裡,又品嘗到賞心悅目的書法藝術,其實是一次文化、曆史、藝術融為一體的成功嘗試。

山歌書法作品展

(把手機橫過來)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大家來看!山歌的情,書法的韻!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王彩玉 稽核:陳鐘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