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從古至今,浙商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主力軍,他們創造了無數中國經濟的奇迹,而在這些出類拔萃的商人中,明朝巨富沈萬三,卻是個永遠的神話。

可是誰人知曉,明初的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沈萬三

沈财神與朱元璋的恩怨

沈萬三,本名沈富或沈秀,浙江烏程縣南浔鎮人,幼年随父親遷徙到周莊,以躬耕起家,後幫助商人陸道源理财,獲得巨資,除了繼續開辟田宅之外,沈萬三還把投資目光放到了發展國際貿易這一塊大蛋糕上。

當時的白硯江西接京杭大運河,形成了絕佳的水陸貿易條件,沈萬三将周莊作為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開通了高麗、琉球等多個國家的通番。

房地産業的擴張和國際貿易的開展,使得這位昔日的平民搖身一變,迅速成長為名震江浙的大富豪。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沈萬三劇照

自古财政不分家,為了更加穩固沈家的家業,沈萬三思慮再三,投靠了當時還是“誠王”的張士誠,有了權貴的庇護,沈萬三的生意更加的如虎添翼,來自四面八方的金銀珠寶源源不斷地流入了沈家的金庫。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達攻破蘇州,一舉拿下張士誠,沈萬三的政治依靠就此幻滅。

失去了靠山的沈萬三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後路,他一面将部分财産隐匿轉移,一面積極尋找另外一座靠山,保全沈家的家産。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張士誠

三個月後,朱元璋率大軍攻占應天府,在南京稱帝,改國号為明,建立明朝。

沈萬三的親家昆山巨富顧瑛,被遷往臨濠,同樣曾經支援過張士誠的沈萬三驚恐萬分,唯恐沈家會被牽連。

朱元璋一稱帝,立刻下令封鎖一切水域,鑒于五年前在鄱陽湖康郎山 島上的水戰中慘痛教訓,朱元璋十分害怕敵軍再度通過水軍來犯,這樣一來,徹底割斷了沈萬三的水上貿易的财路。

為了懲罰曾經支援過張士誠的江南富商,朱元璋加重了江南地區的稅賦,但是,沈萬三不但不抵制,反而積極響應号召,他派出兒子沈茂暗中和徐達之子徐輝祖疏通關系,說沈家願意交出軍糧萬石,以表對新皇帝的擁護。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沈茂劇照

除此之外,沈萬三還偷偷往朱元璋的金庫送了五千兩白金,表忠心。

當時朱元璋剛剛登基,百廢待興,急需大量的銀兩,對于沈萬三的進貢自然是笑納了。

眼見送進去的銀兩被皇帝笑納,沈萬三仿佛又看到了新的希望,接下來,他開始隔三岔五的往宮裡進貢奇珍異寶,隻為了博得這位新皇帝的歡心,為沈家重新在新朝政下尋得一條立足之地。

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打算修建南京都城,得知消息的沈萬三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表忠心的好機會,他主動請纓修建這座都城的三分之一。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朱元璋

他的熱情獲得了朱元璋的肯定,次年春,沈萬三帶着一萬三千兩白銀進京修建都城。

在聚寶門竣工之際,朱元璋親自到場祝賀,并誇贊沈萬三如白衣天子,得了表揚的沈萬三更加笃定了沈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

當沈萬三在南京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他的弟弟沈貴看到兄長斂财手段日益嚣張,好心提醒他小心樂極生悲,畢竟伴君如伴虎,奈何,沈萬三根本聽不進勸告,将自己一步步逼進了絕境。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樂極生悲 虎落平陽

洪武六年,沈萬三負責的城牆面臨完工,朱元璋本想借機獎勵一下他,誰知急于邀功的沈萬三硬生生跳出來搶了皇帝的風頭,他不僅不接受嘉獎,還提出沈家出資二百萬兩犒勞三軍。

他的這個舉動在朱元璋眼裡成了赤裸裸的譏諷,出生草莽的朱元璋哪裡受得了這樣的羞辱,當即就定了沈萬三藐視皇權的罪,要将他處于極刑。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所幸沈萬三平時除了讨好皇帝,連他的後宮也沒有忘記進貢。

拿了沈萬三無數錢财的馬皇後,冒着掉腦袋的危險替沈萬三在朱元璋跟前說情。

朱元璋面對這位發妻數日的苦苦哀求,終于松了口,改斬首為流放雲南,京城沈家财産全數充公,沈萬三才得以保住一條老命。

當時的貴州還分屬雲南、四川、湖廣三地管轄,沈萬三則被流放到了雲貴邊疆為民。

而他的大女婿也受到南京築城案的牽連,被全家流放潮州。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劇照

洪武六年秋,沈萬三在衆多老友相送下,帶着簡單的行李和四子沈春鴻 、五子沈香保 、小妾黎氏 、 以及下人等離京。

沈萬三搭乘一艘大帆船,沿着長江水道溯流而上,由于當時雲南王公開反明,沈萬三一行無法順利抵達貴州,隻能在平越、安順、平壩、黔西、烏蒙、烏撒等地辘轉活動 。

沈萬三當時在南京的财産全數充公,但他此前偷偷轉移至各地商行的錢财還完好無損。

劉伯溫曾在沈萬三被流放雲貴之後,偷偷見過他一面,暗示他可以在雲貴開辟新的商業王國,将雲貴的經濟帶動起來。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劉伯溫

此外,還建議沈萬三迅速将分布在各地的财産集中起來,他可以派人保護沈家财産的安全。

正在落難之中的沈萬三感激萬分,顫巍巍地向劉伯溫深深鞠躬道:“你就是我沈家的再世恩人啊!”

“沈兄莫要多禮,你此行能夠得成,還是多虧了馬皇後,不是她冒死觐見,沈兄和沈家幾百口的頸上人頭,恐怕都難以保住啊。”

沈萬三不由得老淚縱橫,想當年春風得意,現如今也落得如此下場,好在平時自己為人大度,才會在危難時刻,有這麼多人願意伸出援手,拉沈家一把。

“雲南雖是蠻荒之地,好在青山綠水環繞,也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好地方,沈兄,大可不必過于憂慮,隻要保住性命,遲早還會有另一片天地啊。”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劉伯溫說完,将一張紙條遞給沈萬三,上面工工整整寫着: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賽江南。

劉伯溫走後,沈萬三抓緊時間将儲備在各地錢莊的銀兩提取出來,加上周莊和蘇州幾處宅院廉價出售後,一共湊足了白銀兩萬餘,金條百餘斤,裝了滿滿十六大箱。

打點好一切後,沈萬三命管家連夜潛入金陵劉伯溫家中傳信,劉伯溫派了大内錦衣衛八名,帶着管家扮作僧人連夜消失在金陵城。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一行人帶着十六大箱子金銀,日夜兼程,不足十幾日便趕到了平越。

沈萬三的管家金鵬找到平越安撫使李福,亮出劉伯溫的身份,讓其配合尋找一處安全地方藏匿這批财物,待日後需要時再拿回。

李福以為是朝廷要用在征讨梁王的财物,不敢馬虎,提出将财物藏匿于平越司署不遠的藜峨大廟後的岩洞裡,金鵬等人實地勘察後,十分滿意,趁着夜色掩護,将十六箱子财物全部藏在了洞裡。

而負責押送這些财物的八個錦衣衛則全部在廟裡落發出家,隻為近距離保護這些财産。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定居貴州 東山再起

沈萬三在平越定居下來後,一直在四處考察市場,在李福的帶領下,他發現海拔一千多米的雲霧山區,地廣人稀,常年氣溫低,雨水充沛,非常适合種植茶葉。

沈萬三的這個想法和水浒大戶熊源的想法不謀而合,長期苦于沒有技術力量的熊源和沈萬三一拍即合,成立了首家貴州股份制茶園“雲霧茶園”。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熊源出土地和勞動力,沈萬三負責技術、種子、運輸和銷售。

三年後,雲霧茶園第一批茶葉開始采摘銷售,經過加工後的雲霧綠茶味道堪比西湖龍井,毛尖茶、清明茶、谷雨茶三道茶葉一經上市便銷售一空,其獨特的口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睐,此後更是因其盛名,被列為貢茶,專門進貢朝廷。

雲霧茶園也是以興盛了七八十年,最後因為管理不善,慢慢退出了市場。

沈萬三到達平越不僅僅投資了茶園,還為當地的農戶拓展了茶油市場,他動員各家各戶采摘茶油、銷售,帶動了當地的茶油經濟,平越茶油在他的開發下,一躍成為名牌産品。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貴州屬于山地,地勢險峻,要想把山裡的東西運輸出來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為了便于物質的運輸,沈萬三建立了沈氏馬幫,又主動出資聯合當地的土著出力,合力修築驿道,打通山區與外界的運輸制約,為貴州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除了發展山地經濟,沈萬三也對老本行水運生意念念不忘。

洪武十年夏,沈萬三趁着竹筏從羊昌河老渡口下水,順流而下,對沿岸進行實地考察,在行至小岩寨時,他決定在此處修建一座水務碼頭,至此,“沈家渡”便應運而生,一條銜接雲貴馱馬商道和水路的“絲綢之路”徹底改變了貴州的運輸條件。

遠在貴州千裡之外的沈萬三始終沒有放棄給沈家找靠山的捷徑。

在雲南政局平穩後,沈萬三攜妻妾前往大理,拜會“雲南王”沐雲,機緣巧合之下,将外孫女嫁給了沐雲之子為側室,在馬皇後死後,為沈家攀上了一門皇親國戚。

有了雲南王的庇護,沈家的生意遍及了雲貴各地,甚至延伸到暹羅 、 緬甸和越南等南亞各國。

明初巨富沈萬三的後人與遺産,原來藏在貴州深山之中

知網文獻檢索:

《商聖之鄉話商—沈萬三流放雲貴蹤迹的探尋》楊光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