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廁門口總是在排隊?這項“法律條款”有望徹底解決

公共場所的女衛生間門口,似乎永遠都在排隊;相比之下,男廁所卻能随進随出。

近日,廣大女同胞迎來一個好消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近日提請審議,各級政府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共服務時,應當確定女性廁位多于男性廁位,合理配建母嬰室等公共設施等。

為什麼女廁所門口總是排長隊?為什麼女性上廁所的時間需要用那麼久?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從多個角度分析女性上廁所用時更長的原因,并告訴你怎麼用公廁更幹淨。

為什麼女廁永遠在排隊?

據世界廁所組織統計,女性上廁所平均時間為89秒,男性為39秒,女性所花時間是男性的2.3倍。

但是,這一兩分鐘的差别,并不是造成女廁所門口排大隊的主要原因。下面這些因素,讓女性上廁所的時間成了“加長版”。

女廁門口總是在排隊?這項“法律條款”有望徹底解決

憋尿能力

女性更弱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男性的尿道要比女性的長,有兩個生理彎曲和三個狹窄,女性尿道短且直的特點,憋尿反應比男性更加敏感,是以上廁所的頻率相對更高。

排尿方式

男性更省時間

男性可以站着小便,而女性隻能蹲着。一蹲一站之間,男性排尿時間顯然稍短一些。

如廁流程

女性更繁瑣

拿小便舉例子,男性僅需要完成“解拉鍊”的流程,而女性的着裝比男性繁瑣很多。

此外,女性生理期如廁需要額外的處理步驟,導緻如廁時間再度延長。對于特殊人群,孕婦因增大的子宮擠壓膀胱,不僅上廁所不易,也會出現尿頻。

坑位

男廁所更多

相同廁所面積下,男性小便池占用空間更小,導緻女廁内馬桶間數較男廁小便池加馬桶間少很多,這也是女洗手間排長隊的原因之一。

女廁門口總是在排隊?這項“法律條款”有望徹底解決

男女衛生間結構對比

蹲坑真比馬桶衛生嗎?

上廁所排隊讓人無奈,終于進入廁所發現全是馬桶,有些人會産生新的擔憂:公共馬桶衛生嗎?

女廁門口總是在排隊?這項“法律條款”有望徹底解決

《生命時報》曾做過一項調查顯示:80.3%的人面對公共馬桶,會感到“非常煩惱”;42.5%的人在有蹲廁的前提下,堅決不會選擇坐廁。

蹲廁真的比坐廁幹淨嗎?

人的腸道内有超過100萬億個細菌,其中一部分會随着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在按下沖水鍵的那一刻,随着強烈氣旋噴射出來。

“好奇實驗室”做了一個實驗進行對比。研究人員在沖廁所的水中加入熒光素鈉,在坐廁和蹲廁的上方放置玻璃闆,通過調節玻璃闆的高度來了解沖水時的氣旋高度。

通過觀察玻璃闆上的熒光素鈉,來判斷廁所水珠飛濺的情況。

腸道細菌藏在濺起的水滴中,可能會随着飛濺的水花四處播散。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馬桶比蹲坑更加衛生。

公共馬桶會傳染疾病嗎?

很多人對馬桶不放心的一個原因是,擔心被傳染皮膚疾病,或濕疣、淋病等傳染病。

其實,通過坐馬桶感染上述疾病還真不是件容易事兒。

想要通過馬桶傳播疾病,首先病原體要足夠多,比如馬桶剛剛被一個尖銳濕疣患者坐過;其次,自己的臀部有傷口,病毒才能鑽進去;同時,身體的抵抗力要足夠的低下。隻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通過坐馬桶傳染疾病,難度非常大。

關于廁所的5個冷知識

我們每天都會上廁所,但這些關于廁所的冷知識你未必知道。

女廁門口總是在排隊?這項“法律條款”有望徹底解決

1

為什麼公廁門下面要空一截?

公廁門下面的縫隙是由嚴格規定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标準》CJJ 14-2016)規定,我國衛生間門下空隙為30厘米。

這樣的設計既友善通風和打掃,也能減少門底和地面的摩擦,增加門闆的使用壽命。最重要的是,我國每年大約有11%的老人會在公廁内發生摔倒或者暈厥,門下留一道縫隙,大大增加了這些老人得到救治的機率。

2

公廁裡哪個隔間最幹淨?

很多人誤認為靠近出口的隔間使用人最多而最髒,其實因為大部分人都這麼想,是以公廁靠近出口的隔間往往是最幹淨的。

美國的一檔節目,在加州海事學院的一間男廁所安裝上了監控攝像頭,收集了4天當中4個隔間的使用次數以及細菌數量。經過統計和檢測,第一個隔間用的人最少,而且也是最幹淨的,中間的細菌最多。

3

熱風幹手器其實很“髒”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公共衛生間的熱風幹手器會“吸入”沖廁所時濺起的細菌和細菌孢子,使用時噴到剛洗淨的手上,導緻細菌傳播。

疫情期間最好少用熱風幹手器,尤其是醫院、診所、辦公室、商場等人員流動較大的公共場。擦手最好的方式是用一次性紙巾。

4

公廁讓人類多活20年

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加利·拉夫昆認為,現代公共衛生設施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20年。因為公共衛生設施帶來了排污系統,讓人們患病的幾率變得相當小。

5

為什麼是上廁所、下廚房?

古代廁所建造在北面偏東的位置,廚房要建造在南面偏東。去南方時,習慣說南下,去北方時,習慣說北上。當要去廁所時要去院子的北面,是以說上廁所;當要去廚房時,要去院子的南面,是以說下廚房。▲

本期編輯:張傑

等等,右下角在看再走

女廁門口總是在排隊?這項“法律條款”有望徹底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