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從“似”到“不似”!怎樣做到?關鍵就這3步

看到題目會有人覺得是不是寫錯了,應該從“不似”到“似”才對。

書法水準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也就不一樣。

初學者會認為照着字帖寫得越像越好,他看問題的角度是外表上的“似”。

而書法高手看到的“不似”是内在風格,内在精神的不似,不單單追求外表上的“似”。脫離字帖外形上的“似”,進而形成自己書法風格的“不似”。

這就是書法境界不同造成的差異。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從“似”到“不似”!怎樣做到?關鍵就這3步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從“似”到“不似”。怎樣做到?關鍵就這3步!

注意了,這是個過程,“不似”之前有個“似”的過程。脫離了“似”的“不似”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過程分3步。

第一步,學書法要學衆家之長,不要死磕一家。比如有人喜歡歐陽詢,就幾十年如一日的臨他的《九成宮》。美其名曰專注。

這種專注對學書法并不好。因為每個書法家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而初學者往往是好處沒學到,壞處倒是繼承下來。

是以說,第一步的目的就是盡量多的多學各家的優點,為第二步的“似”打下基礎。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從“似”到“不似”!怎樣做到?關鍵就這3步

九成宮

第二步,臨帖做到“重影”,幾乎一模一樣,這個過程就是“似”的過程。這是這3步中時間最漫長的一步。

董其昌八十多歲了,還在臨帖。說明做到“似”也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步,完成了前兩步,開始進入書法的最高境界“不似”。這其實是一個脫帖形成自己書法風格的過程。

關于“似”與“不似”這個問題,齊白石說了句實話!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拟我者死。其實也是說的這個問題。學書作畫不要一味地模仿(拟),而是要領會其精神做到“不似”,才能生存。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從“似”到“不似”!怎樣做到?關鍵就這3步

結束語:

一定不要把這個問題想歪了,做到書法最高境界的“不似”是有前提的,必須有個“似”的過程。

否則,直接進入“不似”的書法就成塗鴉了。是以“不似”之前的“似”是個很重要的過程。這是基礎,否則“不似”就是海市蜃樓。

你覺得對不對呢?說說你的看法。

原創作者:墨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