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要教育人?那是犯罪。
這句話由某位相聲明星在一次采訪時說出,從2007年開始流傳于相聲界,影響很大,由此也衍生出了很多相似的言論。
如:相聲不搞笑就太搞笑了,相聲就是一個逗人開心的東西,聽相聲就是圖一樂等等。

在“相聲教育人是犯罪”這句話的影響下,十幾年來相聲界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一是越來越多的相聲作品走上了過度娛樂的路線,為了單純的“笑果”,作品的品位和表演的格調越來越低,甚至出現了年輕相聲演員在表演中打擦邊球太過火被文化執法人員趕下台的尴尬事件。
二是很多相聲觀衆也受其影響堅持“相聲就是圖一樂”等片面觀點,很多年輕相聲演員也把相聲看成純搞笑的東西,使相聲市場的風氣出現了偏轉。
這兩個變化看起來似乎問題不大,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讓相聲市場表面繁榮起來,相聲演員創作壓力不大還能賺到錢,何樂而不為。
但是,相聲觀衆是相聲行業生存的土壤,年輕相聲演員是相聲行業的未來,如果土壤“變質”,幼苗“長歪”,那在不遠的将來,我們可能會眼看着相聲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越來越淺越來越偏,最終消失在傳統藝術行列裡。
可能有些人會糊塗起來:難道相聲還不能娛樂嗎?難道隻有教育人的相聲才叫相聲嗎?
非也,相聲當然是一門可以讓人發笑的語言藝術,但究其根本,這個“笑”是為什麼笑,是出于低級趣味的笑,還是受到語言藝術的感染的笑,這中間有着巨大的差別,在相聲這裡,差別就在于四個字:語言藝術。
說到底,相聲行業從誕生起,甚至上溯到春秋戰國時的優孟起,其追求的核心宗旨也是四個字:寓教于樂。
對此,相聲名家郭德綱曾在某次接受采訪中有過一番精彩的闡述,基本上可以算相聲創作和表演方向的标準答案。
郭德綱的觀點大體上可以分為四部分:
1、相聲是可以教育人的,藝術作品都可以教育人。
郭德綱此話非常正确,相聲從業者們都堅持認為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所謂語言藝術是以語言為媒介,通過語言類作品引發閱聽人的思考,閱聽人在思考的過程中體驗藝術魅力并構造審美意象。
簡單說就是,語言藝術要讓觀衆産生一種美感,這個美感是語言藝術的魅力帶來的,藝術的宗旨應該是審美而不是審醜。
是以,凡是稱為藝術的作品都可以教育人,如果沒有這種作用,那就不能叫藝術。
承認“相聲是可以教育人的”,就等于承認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否認相聲的教育意義,無異于否認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郭德綱作為相聲行業的資深從業者,也是行業發展的受益者,自然支援“相聲是語言藝術”。
2、相聲要“寓教于樂”
郭德綱說,相聲是要讓觀衆能夠從中領悟到一些東西,樂完之後能夠反思,用相聲專業的角度講就是寓教于樂。
郭德綱的這個觀點就解決了很多人的偏見,相聲當然要娛樂,但不能純粹娛樂和過度娛樂,相聲是要讓觀衆能領悟到一些東西的娛樂方式。
曾經有一些相聲老觀衆評價現在流行的相聲:哈哈一樂,完了啥也記不住。這就是純粹娛樂相聲的弊端,可能連娛樂快餐都算不上,尤其是一些低級趣味的搞笑内容,甚至可以稱之為娛樂垃圾。
既然“寓教于樂”是相聲創作和表演的宗旨,那為什麼能達到這種效果的相聲在如今越來越少呢?
這就是相聲行業目前最大的難題,缺人,尤其缺少高水準的創作人才和表演人才。很多從事這個行業的演員不僅學曆不高文化水準也不高,關鍵還不求上進,喜歡在台上憑借灑狗血出洋相逗樂觀衆,隻能在低水準的層次上打轉。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劣币驅逐良币”的效應,讓那些真正有水準的從業人員遠離這個行業。
3,通俗,可以使人接觸藝術和接受藝術。
通俗,一般的了解就是接地氣,在相聲作品裡反映生活,作品内容和老百姓息息相關,表演方式讓老百姓喜聞樂見。通俗,是相聲能達到“寓教于樂”目的的重要途徑。
過于文雅的東西經常會産生曲高和寡的現象,相聲作為一個直接接觸觀衆的語言藝術其創作和表演最好的方式就是“雅俗共賞”,雅和俗在相聲行業并不沖突,而是應該有機結合互為輔助。
此外,通俗更不能被等同于三俗,也就是低俗、媚俗和庸俗,這是兩個概念。郭德綱的這個觀點是對三俗相聲的有力駁斥,也是對雅俗對立觀點的有力反擊。
4、現場2000人,20個人有收獲就可以
可能有些觀衆會小擡一杠:你相聲說得再好,雅俗共賞寓教于樂,可我就是光記住了“樂”的那一部分,沒記住“教”的部分,也沒産生反思,也沒領悟到任何東西,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郭德綱在這裡舉了一個例子,演出現場有2000人,如果有20人從相聲裡明白一些事情,領悟一些東西,這就可以了。
這句話的本意是,相聲演員的創作和表演是必須朝着“寓教于樂”方向努力的,但觀衆能不能領悟,那是觀衆的問題,衆口難調,不能強求所有觀衆都在一個水準線上,但也不能因為一部分觀衆隻喜歡低級趣味就改變相聲創作的方向。
相聲是語言藝術,是以有前瞻性和指導性,但也無法做到讓所有觀衆都能跟着走,這是現實。
5、反對強行說教
郭德綱明确說明,他反對的是那種台上強行說教的相聲,換句話說也就是隻有“教”沒有“樂”的相聲。
這個觀點當然也非常正确,如果相聲變成了隻教不樂,那就不叫相聲了。
是以,綜合來看,郭德綱的觀點總結如下:
相聲是語言藝術,是可以教育人的,相聲實作教育人的方法是“寓教于樂”,相聲創作的方向是“雅俗共賞”,相聲作品要摒棄單純說教和單純娛樂,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引導觀衆去領悟和審美。
筆者認為,郭德綱的這番話是對“相聲教育人是犯罪”和“相聲就是圖一樂”等片面觀點的強力反駁,是可以作為相聲創作方向的标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