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水浒》一百零八将,如果說最後結局最好是誰的話,相信起碼有一半人會認為是混江龍李俊,雖然紅塵君心目中最好的是浪子燕青和花和尚魯智深,但是也承認李俊的結果也算相當不錯的了,可以排在第三。

李俊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在征讨完方臘之後,托病沒有跟着宋江大軍班師,而是帶着童威童猛等一幫老兄弟乘船去了海外,最後做了暹羅國(現在的泰國)之主。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但是這隻是李俊的運氣好呢,還是一種必然?或者索性換句話說,如果梁山換個頭領的話,能否也做到暹羅國國王呢?

紅塵君就從“内因”和“外因”兩個次元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最後相信大家看完就知道答案了。

内因

所謂的内因,指的就是一個人的主觀因素。

對此佛法曰:法不外求,孔子他老人家也曰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可見要做任何一件事情,内因都是極為重要的。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而李俊這個人物,在這件事(做暹羅國主)上,又有什麼性格和能力上的過人之處呢?

當然有,而且多達三處,且聽紅塵君一一道來:

第一,性格外向,豪爽大氣

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在梁山上其實并不算少,但也并不是人人皆可,比如宋江,晁蓋,柴進,魯智深,武松等人都天性如此,喜歡和人打交道交朋友,但是也有許多人雖然能力非常突出,但是由于身份或者出身等原因,并不喜歡和人打成一片,而是孤芳自賞。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這方面的最突出代表就是豹子頭林沖和玉麒麟盧俊義這傳說中的“師兄弟”二人(野史中二人都是陝西鐵臂大俠周桐弟子),此二人都是君子無疑,但卻講究“和而不同”,未免有些高冷。

其中林沖作為梁山第一代山寨首領,資格全山可謂最老(杜遷宋萬朱貴等不是一個級别的就不算了),但是和山上其餘的頭領雖然沒有什麼沖突,但也沒有太多交集,不會随大流去吃吃喝喝賭錢。

而盧俊義亦是一樣,作為梁山的二号首腦,帶領大軍東征西戰,四處征戰,但身邊真正能夠信任的始終也就浪子燕青這忠仆一人,也說明了他的性格過于内斂,雖是一軍統帥,但并無多少豪氣。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而李俊則不然,他其實乃是宋江在揭陽嶺的貴人,連續三次從李立(黑店),張橫(黑船),穆弘兄弟(黑社會老大)手下救了他的命,但也能夠看出他的交際能力,和各種人都能打成一片。

不要覺得這很簡單,其實絕不容易,從根本上來說,宋江也是這種類型的人,隻不過比李俊更加做到極緻罷了。

第二,有大局觀

這一點就更為難得了,所謂的大局觀并非說你有多麼聰明,能寫會算,反應靈敏等等,而是能夠看得比普通人更加長遠。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是能夠做到當局者也清的,那就是有大局觀的人了,這一點哪怕是梁山大寨主宋江和二寨主盧俊義都不曾做到,是以二人都深陷局中,最後被高俅等奸黨所害。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燕青也是有大局觀之人

在梁山真正具有大局觀的,無非以下幾人——燕青,公孫勝,武松,魯智深,柴進,李應,他們都明白“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道理,是以都得了善終。

而李俊亦是如此,在征讨完方臘盡了對宋江和梁山衆兄弟的義氣之後,及時的從這個泥潭之中脫身,去海外尋找新的自由去了。

第三,組織能力

要當國王自然需要很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不然你就算把國王的寶座讓出來,諸如李逵,劉唐,三阮,二張等比較單純的人,甚至關勝,林沖,秦明等隻會帶兵打仗的五虎大将,能夠勝任得了麼?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當然不行,這管理國家——哪怕是再小的國家,也絕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的,有些人隻适合沖鋒陷陣和統領兵馬,但卻沒有足夠的管理群組織能力。

而李俊早在揭陽嶺的時候,就拉起一支隊伍販賣私貨私鹽等等,而且管理的遊刃有餘,當時船火兒張橫正準備請宋江吃“闆刀面”的時候被李俊撞到,還曾三分羨慕三分自卑的說,“原來卻是李大哥,我隻道是誰來。大哥又去做買賣,隻是不曾帶挈兄弟。”,由此可見張橫對李俊也是十分服氣的,甚至想要追随他一起。

這張橫好歹也是天罡戰将,揭陽嶺三霸之一,都能如此,至于催命判官李立這種小角色就更加是畢恭畢敬了,是以李俊的上司能力之強可見一斑。

其實揭陽嶺的另外一霸沒遮攔穆弘在這方面的表現也很優秀,是以才能夠位列“八骠騎”,這并不是因為他的武力,更多是管理和協調能力,隻不過在梁山上确實沒有發揮出來,非常遺憾。

可見揭陽嶺雖隻有一隅之地,卻能擁有四大天罡級别的頭領,端的是相當了得,隻不過和本文關系不大,紅塵君這裡就不多展開了。

外部環境,宋朝的海外貿易開放政策

這内因有了,若是沒有外部環境也是不行的,佛家所說的因緣具足就是這個道理,比如一顆西瓜種子種下去,肯定長不出葡萄來——這就是内因。

可西瓜種子種下了,若是不澆水不施肥不照顧,也沒有适宜的溫度和環境,它同樣也無法開花結果——這就是外因。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宋朝海商的開放

而外因是什麼呢?就是當時宋朝的環境。

書中寫的明白,李俊他們是乘船出海——盡将家私打造船隻,從太倉港乘駕出海,自投化外國去了,後來為暹羅國之主。

可見他們是才輾轉才走海路到的泰國,這對于船的品質,航海技術的成熟,和朝廷對海防的管理松緊都有密切關系。

而這一點宋朝可謂封建王朝中做的最好的一個,其海外貿易,更是當時的世界超一流水準,朝廷在杭州、明州設定市舶司,并頒布了管理商人出海貿易之辦法。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當時宋朝的商船活動範圍有多大呢?開至南洋群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駛入孟加拉灣,然後經印度洋進入阿拉伯海與波斯灣,再沿着阿拉伯半島海岸駛入紅海,最終抵達非洲東海岸。

當然了,那個時候的海商可不像現在這麼斯文,往往同時還身兼海盜的身份,若是遇到比較強大的勢力或者商隊,他們就平等交易,若是遇到比較弱小的那就明搶了,這一點不光是我們,就算是後期的海上強國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也都一樣。

而李俊就在多年揭陽嶺的販賣私貨的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帶出了一支成熟的隊伍——比如童威童猛兩個得力助手,是以後面才能一帆風順到了泰國。

紅塵品水浒:從多個角度來解析,混江龍李俊海外稱王的必然性

可見這外部環境也是十分重要,如果換成元明清三代閉關鎖國的政策(除了明成祖期間短暫開放),海防嚴密,李俊就算有通天本事也離不開,除非他能讓船長上翅膀飛出去。

紅塵君說

綜上而述,混江龍李俊的成功,既離不開自己個個人能力和努力,但是和當時宋朝大力發展海外貿易脫離不了關系,這内外具足,才導緻了他們海外稱王的美談。

而我們上面也已經讨論過了,從内因上梁山一百零八将已經都被排除掉了九成九,剩下的又不懂造船和航海方面的技術,是以我們文章最初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隻有李俊一人才有能力出海做泰國國王,别人都不可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