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随着生活水準的提升,不少家庭都能承受得起一輛自己的小轎車了,這放在2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對于打算買車的家庭來說,面對市面上這麼多魚龍混雜的車型,如何選擇也就成了這部分家庭面臨的一大問題。特别是對于隻有10萬元預算的家庭來說,在這個價位可選擇的轎車實在太多了,既可以買到合資車,又可以買到國産車。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那麼,到底是買國産車好,還是買合資車好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買合資車好,其實不然,筆者的建議就是,如果預算隻有10萬元,真沒必要硬着頭皮去買合資車,至于為什麼,請聽筆者娓娓道來。

10萬元買合資車隻能買丐版

在10萬元這個價位,其實大部分合資A級轎車都能買到,但是買來之後可能你就會後悔了。因為10萬元左右的合資車往往都隻能買到低配甚至丐版車型,除了三大件外就剩一個車殼。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盡管筆者個人也認為汽車配置并不是那麼的重要,但最基本的配置還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像是倒車影像、駐車雷達、定速巡航、上坡輔助這樣的配置,在我們的日常用車時還是經常會用到的,而像什麼自動泊車入位、L2級自動駕駛輔助這些配置,說實話,實際上就是雞肋,日常用車時很少會用到。

但是,連這些最基本的配置在10萬元左右的合資車上,幾乎都很少有配備。而且在用料上,10萬元左右的合資車也是能省就省,進入車内就會有撲面而來的廉價感。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反觀10萬元左右的自主品牌,基本上都能買到中高配甚至頂配車型,即便是入門級車型,在配置上也遠要比同價位合資車豐富得多,例如長安逸動PLUS、比亞迪秦PLUS DM-i等。在駕駛體驗上,同價位的國産車絕對要比合資車更舒适。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10萬級合資車動力完全不占優勢

同樣在動力上也是如此,10萬元價位的合資轎車往往搭載的都是1.5L排量發動機,甚至還有搭載三缸發動機的合資轎車。小排量自吸發動機雖然日常代步足夠,但如果跑高速呢?爬上坡呢?特别是在滿載的狀态下,小排量自吸發動機帶來的無力感,真的是誰開誰知道。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而在自主品牌這邊,依舊以長安逸動PLUS為例,其搭載的是1.4T排量的發動機,最大馬力達到了160Ps,性能可以秒殺同價位所有合資車,注意,是同價位所有合資車。即便是合資車引以為傲的省油,在長安逸動PLUS面前也占不了多大優勢。

比亞迪秦PLUS DM-i就更不用說了,直接采用電機驅動,其電機功率達到了132kW,扭矩更是高達316N·m(低配車型),起步即可爆發出最大扭矩輸出,這一點是小排量自吸發動機遠不能達到的。而且在油耗上,3.8L/100km的虧電油耗更是讓同價位合資轎車分外眼紅,況且該車還有綠牌的優勢。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品控和保值率是10萬級合資車最後遮羞布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癡迷合資車?這無非就是一個信任問題,合資車相比國産車技術更成熟品質更高,這是事實,我們必須要承認。但是在10萬元這個價位中,合資車的品質相比同價位的國産車優勢并不大,如果是15萬元或者20萬元那就要另說了。

合資車要想賺錢,就必須盡可能的壓縮成本,什麼減配、減料層出不窮,而對于自主品牌來說,10萬元左右的轎車絕對是精品,加上自主車企造車工藝的提升,在品質上的把關并不輸合資車。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另外,保值率也是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參考名額。大衆以及日系品牌保值率高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在10萬元這個價位,保值率真的重要嗎?舉個例子,卡羅拉算是保值率比較高的車型了吧,它的三年保值率有68.27%,而長安逸動的三年保值率為56.71%,兩者的确存在不小的差距。

但是,如果以10萬元這個價位來計算,10萬元買輛卡羅拉三年後能賣出68270元,而長安逸動三年後可賣出56710元,兩者也就相差了1萬元,如果5年後甚至更久之後再賣,這一差距也将進一步縮小。但在這三年的駕駛體驗上,兩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别。總結下來就是,如果是花20萬元甚至更多的錢買車,保值率的的确确是一個重要參考名額,但10萬元及一下價位,保值率就算了吧。

再說一遍,隻有10萬元預算真不要迷信合資車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10萬元買轎車可選的車型有很多,但合資車在駕駛體驗上完全無法與同價位的國産車相提并論。自主品牌在近10年的時間裡,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實在沒有必要強行入手一輛沒有任何駕駛體驗的合資車,買車本就是對生活品質的提升,花10萬元買個車标加車殼真的沒太大意思。如果預算充足的話,合資車的确要領先國産車不少,但10萬元就算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