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皇帝選妃的标準是什麼?小臉蛋、尖下巴,統統都不要!

清朝皇帝選妃的标準是什麼?小臉蛋、尖下巴,統統都不要!

說起審美,确實沒有統一的标準,但在大家的想象之中,古代皇宮中搜羅的美女一定是萬裡挑一的絕色,然而在曝光出的老照片中,妃子們的姿色實屬一言難盡……就拿離我們最近的大清朝來說,小主們的顔值确實跟我們現代人審美有出入,那麼為何清朝妃子怎麼都長這樣?

清朝皇帝選妃的标準是什麼?小臉蛋、尖下巴,統統都不要!

首先我們要明确的一點,古代皇帝選妃并不是兒戲,像《還珠格格》中乾隆豔遇夏雨荷這一段,純屬民間戲本的意淫,憑着夏雨荷的出身,乾隆将來未必會認紫薇這個女兒,因為在滿清森嚴的等級制度中,選妃标準也是非常嚴格的!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女子才能做皇帝的妃子呢?

清朝皇帝選妃的标準是什麼?小臉蛋、尖下巴,統統都不要!

第一條标準:八旗出身

我們以為皇權可以為所欲為,皇帝也可以在民間任意挑選美女,-其實這種想象是錯誤的,由于清朝實行八旗制度,宮中選妃大多在蒙古貴族、滿洲官員、貝勒王府等高層官員的女兒中進行選拔,符合出身的女子隻要年齡在十四歲到十六歲之間,都必須參加三年一度的選秀,這種看重出身的選拔體制,直接淘汰了社會上普通人家的女青年,即使長得真的很漂亮,連選秀資格都沒有!而且即使符合出身,也會有正身旗和包衣旗之分,一般在後宮中地位較高的皇後和貴妃都是正旗。

清朝皇帝選妃的标準是什麼?小臉蛋、尖下巴,統統都不要!

第二條标準:容貌要符合富貴、吉利之相

曆朝曆代的審美标準都在變化,秦朝男性對女性的要求是皮膚白皙,柳腰細臀,漢朝對朱唇情有獨鐘,唐朝喜歡豐腴,到了宋元時期,男人偏喜歡孱弱的女子,這個時候女人流行起纏足。那麼明清眼中的美女是什麼樣的?首先要有一對小腳,其次臉型不能小家子氣,像瓜子臉會顯得刻薄,最好是寬曲面的臉,現代人都追求臉小精緻,為何明清崇尚寬曲面的臉?其實還是門第決定了審美标準,八旗範圍内的女子大多是滿族人。根據調查,滿族人以闊頭型居多,蒙古族不管男女,長相都偏粗犷,像隆裕皇後就是典型的國字臉,因為長相敦厚,是以才能與淑德、端良這些詞聯合起來。

清朝皇帝選妃的标準是什麼?小臉蛋、尖下巴,統統都不要!

第三條标準:要美!情人眼裡出西施,皇帝中意誰,誰就是最美

像乾隆帝心中的白月光富察皇後,鹹豐的寵妃慈禧,從她們年輕時容貌,我們也能大緻推斷出清朝的審美标準。富察氏跟慈禧年輕時都是圓潤、柔和的臉型,眉眼之間秀美清麗,我們可以發現清朝的審美,是前幾個朝代融合下來的産物,既沒有過分豐腴,也不寡瘦,這些在清朝曆史上真正受過寵的女子,都是妖而不豔、知書達禮的類型,盡管慈禧晚年脫相,但不可否認她年輕時是美的,是以慈禧年輕時的長相大機率代表清朝皇帝的審美标準。

清朝皇帝選妃的标準是什麼?小臉蛋、尖下巴,統統都不要!

盡管我們現在看到許多清廷妃嫔老照片是醜的,不過這也受當時錄影機的技術限制,即使是後來身經百戰的慈禧,在面對鏡頭時也是極度的緊張不适,更何況那些在不知情情況下入鏡的妃嫔呢?清朝的選妃标準就擺在這裡了,不知道跟你想象中有沒有出入?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讨論~

參考資料:《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