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能調動大軍的虎符到底是什麼?古人真的隻認虎符不認人嗎?

虎符是古代調兵遣将的兵符,用銅做成,一般分為兩半。一半掌握在黃帝手裡,另一半在率兵将領手裡。

我們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大将軍虎符在手,号令一發,千軍萬馬随之而動。那麼,真的手有虎符,就可以随意調動兵馬嗎?

我們今天來說說這事。

虎符的由來

虎符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材質大多為銅、金等,上面一般镌刻着調兵範圍和對象等文字,形狀似虎。虎為山中之王,百獸之首。人們常常說虎虎生威、猛虎下山、英雄虎膽等等,也會把那些能打仗的軍隊稱為虎贲軍,把那些敢打勝仗的将領稱為虎将。傳說虎符的發明者是姜子牙,為了周王調遣軍隊時不出差錯,姜太公用虎符作為君臣調遣不對的信物。

能調動大軍的虎符到底是什麼?古人真的隻認虎符不認人嗎?

一般情況下,虎符分為左右兩半。左面一半交給執掌軍隊的将軍或者駐軍的長官,右面一半則存放在朝廷由皇帝調用。每個朝代的虎符有很多個,一個地方一個虎符,不同地區使用的虎符也不相同。話句話說,将領離開所轄區域,虎符就沒有任何實際作用,這樣就解決了将領随意調兵的問題。

虎符由春秋時期開始,盛行于戰國。以秦國為例,秦國分為虎符、鷹符、龍符等,比如現存于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杜虎符”就是秦王交給杜地軍事首長的調兵憑證。

從漢朝之後到隋朝,虎符的形制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隋之後,逐漸演變成麟符。到了唐朝,則變成魚符和兔符、龜符等。直到南宋,又變回虎符。元朝用的是虎頭牌,之後就不斷簡化,直到變成普通的銅牌。雖然虎符的形制一直在變化,但是作用和規則一直沒有變,該怎麼用還是怎麼用。

能調動大軍的虎符到底是什麼?古人真的隻認虎符不認人嗎?

虎符的曆史典故

關于虎符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曆史典故,這就是竊符救趙。秦昭王五十年(前257),秦國攻打趙國,一路攻城拔寨,勢如破竹,秦軍直接來到趙國的邯鄲城下。秦國打到自家門口,趙國情急之下,趕緊向楚國和魏國求助。秦國知道後,差人告訴魏國,不能插手,否則後果自負。魏王隻能屈服,指令大将軍晉鄙不得擅自發兵救援。

趙國這邊見魏國遲遲不肯來人,就寫信給魏國國相魏無忌。魏無忌膽大,夥同魏王妃子将右半虎符偷出來,找到晉鄙要求出兵。晉鄙感覺事情蹊跷,就想找魏王問個明白。魏無忌二話不說,直接将晉鄙給殺了,帶着魏國的八萬士兵前往趙國,幫助趙國度過邯鄲之圍。

從這個典故可以看出,戰國時期,虎符的管理非常嚴格。沒有虎符,不能發兵,見到虎符還要確定不是被人掉包的。晉鄙已經足夠小心,奈何魏無忌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他宰掉。魏無忌虎符在手,沒人敢不聽從指令。

虎符的運用範圍

虎符能調動多少數量的隊伍,這是很有講究的事情。小規模的用兵,兵将可以自己做主,不用調動虎符。戰國時期,50人以下的調動,戰将可以自己做主。如果超過50個人,就必須讓君主拍闆。君主同意後,才能夠發兵。倘若烽火連天,情況緊急,也會有不用虎符的情況。比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諸侯們來不及請示,趕緊帶兵前往都城勤王。

能調動大軍的虎符到底是什麼?古人真的隻認虎符不認人嗎?

真是隻認虎符不認人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家天下時代,皇帝至高無上,誰都得聽他的。虎符則類似于皇帝在軍隊中的代言人。“虎符一出,如見君王”,手持虎符的人一定是君王的親信。上面派來的親信和将軍一起去帶兵,兩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約。

同時,君王的親信還有監督将軍的責任。如果将軍用兵不當,情況會馬上禀報君王。

隻認虎符不認人,其實隻是一種理論狀态。能夠拿着虎符前來下令的一定是皇帝的親信,但像晉鄙那樣,心裡隻認魏王而不認魏無忌,結果落了個身首異處。

虎符是古代帝王集權的象征,見證了古代軍事制度,承載着大量曆史資訊。諸如新郪虎符,陽陵虎符,東郡虎符等都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