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爆發出驚人戰鬥力,明朝軍隊5千人對2萬日本主力,苦戰獲全勝

爆發出驚人戰鬥力,明朝軍隊5千人對2萬日本主力,苦戰獲全勝

1590年,大明萬曆二十年,日軍二十萬入寇北韓。短短兩個月内,京城,開城,平壤相繼,北韓國王一路狂奔至大明邊境上的義州。很快,明朝做出決定,出兵援救北韓。

1593年初,李如松率明軍用了三天時間,攻克由名将小西行長第一軍駐守的平壤。十八日,日軍放棄開城,鳳山的大友義統,白川的黑田長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各部相繼南下,并于二十二日進入王京。

明軍幾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複失地五百餘裡,北韓三都八道,已有二都(平壤、開城)五道(黃海、平安、京畿、江源、鹹鏡)的大部分地區重回明、朝一方的掌控之中。

爆發出驚人戰鬥力,明朝軍隊5千人對2萬日本主力,苦戰獲全勝

李如松指揮四萬明軍大舉南下,想一鼓作氣收複北韓首都王京。

然而在戰前作戰會議上,研究下一步行動時,明軍将領之間發生了意見分歧,一部分明軍将領認為,由于日軍在丢失平壤後全線退守王京,集結軍隊達到7萬人。而入朝明軍總數隻有四萬人,敵衆我寡,隻可智取不可強攻。而副總兵查大受等則強烈要求乘勝追擊,并全殲日軍。

李如松決定派遣查大受,祖成訓(此人就是祖大壽的父親)率軍三千,向王京搜尋前進并偵探敵情。二十七日,明軍與立花宗茂率領的日軍前鋒發生遭遇戰,明軍斬首六百餘,自己損傷甚少。

明軍輕松取勝後,朝後方發回情報稱日軍軍心已經渙散,戰鬥力不堪一擊,很可能正在放棄王京逃竄,“倭賊已退,京畿(王京)已空”。

爆發出驚人戰鬥力,明朝軍隊5千人對2萬日本主力,苦戰獲全勝

其實,日軍内部也在争論如何應對南下的明軍,出于城内軍糧不多,難以長期堅守的考慮,主動出擊的意見在軍議中占了上風。當得知立花宗茂遭遇明軍後,小早川隆景隻留下宇喜多秀家領少部分軍隊守城,自己親率主力20000人前去應戰。

最終,查大受率領的明軍先鋒被日軍包圍于距王京五十華裡的碧蹄館,并将随軍攜帶的佛朗機和火炮戰車作為工事,列于外圍死守。小早川意圖殲滅這支明軍先鋒,進而在明軍主力到來前占據戰術上的主動。

當查大受頂住日軍一整天的進攻并快撐不住的時候,李如松親率親兵以最快速度進入戰場,戰鬥中,一員日軍金盔武将。“金甲酋”(金盔金甲,史載是立花宗茂為出征北韓的本部武将打造的标志性裝備)破陣直入,直取李如松,裨将李有升急忙護衛,卻被日軍撓鈎拉墜馬下,被一擁而上的日軍砍為數段。幸好最後明将李如梅一箭将之射于馬下。另一員明将,遊擊将軍李有異,在殺死日将小川成重後被日軍撓鈎鈎下馬,死于數十長矛戳刺之下。

爆發出驚人戰鬥力,明朝軍隊5千人對2萬日本主力,苦戰獲全勝

在一番血戰後,李如松終于接應到了此前被日軍包圍的查大受和祖成訓。雖然人數處于絕對劣勢,明軍卻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日軍将領連續被擊斃,久野重勝、池邊永晟、小川成重、小野成幸、十時連久、安東常久、安東幸貞。就連日軍大将小早川也一度落馬,差點成為刀下鬼。

不過,日軍的人數優勢逐漸占了上風,明軍不到4000人的部隊已經傷亡過半。,但久戰之下的士兵已疲憊不堪,遍地泥淖更使得戰馬舉步維艱,明軍陷入苦戰。九死一生之際,楊元率領的1000明軍趕到戰場。小早川隆景發現明軍不斷有生力軍加入,錯誤以為明軍主力到來,“彼衆我寡,逼擊恐為敵所圍”,于是小早川下令,日軍首先退出戰場。

至此,碧蹄館遭遇戰結束。明軍參戰5000人,傷亡2000餘人。

雙方在此役後形成僵持局面。李如松一面退兵開城,放棄了南下進攻王京的計劃,日軍也意識到明軍戰鬥力不可小觑,雙方于是重開和談,最終成功迫使日軍放棄王京南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