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班婕妤很傷感的一首詩,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前兩年很流行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已經很少有時間停下來感受生活中的詩意,最近有一檔《詩意中國》的節目,以文化為核心、綜藝為外殼,結合還原古人生活場景,帶領我們親身感受詩意的生活。而筆者平時也喜歡品讀一些詩詞方面的内容,希望喜歡的朋友和我一起來探尋詩詞的世界,發現生活中的詩意。

班婕妤很傷感的一首詩,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古代的後宮可以說是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女人與女人之間的争奪,并不亞于戰場上的厮殺,很多的女子為了能夠獲得皇帝的寵愛,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後宮女子悲慘的命運,其實從她們一入宮就注定了,畢竟三千佳麗,皇帝隻有一位,想要獲得寵愛,那是比登天還難,很多的女子,她們一輩子可能都無法見到皇帝,隻有極少部分幸運的女子才有機會接近皇帝,最終受到寵愛。不過對于帝王來說,他們往往今天寵愛了某一位妃子,等過一段時間又會把她給遺棄,這也就使得這些女子即使是在寵愛過之後,也依舊難逃悲慘的命運。

班婕妤很傷感的一首詩,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生活在古代的女子無疑是很悲慘,她們沒有任何的自由而言,也沒有機會可以像男子一樣去建功立業,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古詩詞裡面就有很多反映後宮女子悲慘命運的詩作,有一些是傳統的文人所作,有一些則是當事人所寫,譬如漢朝的班婕妤就寫過一首很傷感的《怨歌行》,這首詩充滿悲情。

《怨歌行》

兩漢:班婕妤

新裂齊纨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飙奪炎熱。

棄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很傷感的一首詩,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班婕妤初入宮時受到了漢成帝的寵愛,但是好景不長,很快由于趙飛燕和趙合德入宮,最終使得她漸漸失寵,為了保全自己,她隻好自己提出來懇求去供養當時的太後,進而搬去太後的長信宮,這就等于是自己把自己打入了冷宮。其實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班婕妤的這種舉動無疑是正确的選擇,如果她不這麼做的話,很有可能會被趙飛燕兩姐妹害死。

熟悉曆史的都知道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姐妹入宮之後,為了能夠長期霸占漢成帝,于是排擠當時宮中其它的嫔妃,班婕妤自然也就成為了她們的眼中釘肉中刺,而聰慧的班婕妤也早已看出了兩位歹毒的心腸,于是才會有那樣的舉動。

班婕妤很傷感的一首詩,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那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傷感,通篇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到了自己不幸的命運,進而也令這整首詩充滿了無限的憂愁,那這首詩我們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解讀,第一個層次以前面的四句為主線,則是描寫了自己比喻成了一把團扇,畢竟到了冬天之後,人們是不會在使用這種扇子,于是就把會把扇子丢棄到一邊。班婕妤以物喻人,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當真是感慨萬千。

班婕妤很傷感的一首詩,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第二個層次則是以中間四間句,再次表達了内心的悲痛,寫到了自己當年盡職盡責,可是到頭來依舊落得如此下場,可是對于當時的漢成帝來說,那也隻不過是把她當成一個玩物,并沒有什麼真正的情感,這也令她更加的傷感,回想過去的一切,當真是令她悲痛欲絕。

最後兩句也是第三個層次,寫得也更為悲痛,“棄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絕。”,隻要一到了這個季節,人們再也不用團扇了,隻好是把它抛棄,随意丢棄到箱子裡,再也不會去理會,對于往日所有的恩情,那也是一刀兩斷。身處于愛情中的女子正是如此的深情,隻要是遇到了負心漢,自然骨子裡就充滿了憂愁。

班婕妤很傷感的一首詩,寫盡了一生的委屈,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班婕妤這首《怨歌行》寫得極為悲情,也無比的傷感,通篇隻是那麼寥寥數語,卻是寫出了自己悲慘的人生,而我們從這首詩中,也是能夠明白很多道理,同時從側面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性生來就是醜陋,而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讓自己的靈魂扭曲,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問心無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