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抗戰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主角帶着戰士們向敵人發起沖鋒,主角往往是沖在隊伍的最前面的,但往往毫發無損,一點兒事兒都沒有。這非常可笑,因為很多人一直認為,這是主角光環在起作用。

要是在真實的戰場上,這些沖在最前面的人肯定是死得最快的。但是虎哥參考了一些資料後驚人地發現,無論是古代還是一戰二戰時期,沖在最前面的士兵反而是死亡率最低的。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看一下這個問題。
按照一般的觀點,沖鋒在最前面的人,會首先遭遇到敵人的弓箭,子彈和長矛的襲擊,應該是死得最快的,但事實并非如此。總結後發現,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首先,戰場上發起沖鋒的時候,往往會有督戰官的存在。他們的作用就是監督士兵們的沖鋒,一旦有退縮的士兵就會加以訓斥,如果遇到臨陣脫逃的行為,那肯定是要殺雞儆猴的。是以該沖鋒的時候,躲是躲不掉的,躲得越靠後,越容易失去對戰場形勢的判斷,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如果想要臨陣脫逃,那等待你的将會是督戰官的子彈。
其次,敢于沖在最前面的人,一定是部隊中最強的士兵,也就是敢死隊一般的存在。這些人的任務,就是帶領着隊伍一起向前沖。但是在戰場上,能夠存活到最後的士兵,往往不是看誰能躲子彈,而是反應靈活,對戰場形勢判斷最準确的人。勇敢不代表蠻幹,敢于沖在第一排的士兵,早就為自己将要遇到的情況做了充分的準備。
有許多将軍在一開始都是敢死隊出身,在戰鬥中第一個沖進了敵人的陣地,這才一步步得到上級的賞識。
最後,敢死隊的裝備比其他的士兵更加精良。
為敢死隊裝備更加精良的武器和防具,是戰場上的共識,士兵們也都很認可這一點。因為隻有沖鋒隊活着,後排的士兵才能得到更加安全的生存空間。在古代戰場上,第一排的士兵往往會裝備更加堅固的铠甲,以及更加精銳的長矛。西方馬其頓方陣中,會為方陣四周的戰士都裝備一個盾牌。到了熱兵器時代,敢死隊身上往往會有一些簡易的防彈措施,這在當時已經相當不簡單了。
戰鬥力強,裝備又精良,敢死隊的隊員能夠活到最後,也就不奇怪了。
看到這裡才恍然大悟。雖然現代戰争已經離沖鋒的時代越來越遠了,但在戰場上,從來隻有向死而生,隻有勇敢的沖鋒在前,才不負身上保家衛國的責任。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