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古代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39歲的時候一統六國,建立了曆史上的秦朝。從此之後,皇帝一詞在曆史上出現,秦始皇自稱“朕”,由此之後,皇帝自稱“朕”,隻不過秦朝是一個短命王朝,僅僅存在了15年的時間就滅亡了,不過封建王朝沒有消失。
秦始皇建立了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這個朝代就是秦朝,秦朝的影響力不可小觑,足足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在後來的朝代中,很多朝代都是“效仿”了秦朝。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是短命王朝,但是秦朝的影響力卻是最大的。古人信奉儒家學說,是以對忠誠是非常看重的。

古代的時候,一個人要是篡位得來的皇位,肯定是受到後人诟病的。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按照古代的嫡長子繼承制來說,李世民根本不可能成為皇帝,但是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後,将皇位奪了過來,于是就有了曆史上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
不可否認的是,李世民确實是一位出色的皇帝,可問題是,李世民的皇位來路不正,這讓後人對李世民出現了争議。畢竟現如今的人看來,弑兄殺弟的事情是無法忍受的。雖說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弑兄殺弟,但是李世民也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畢竟他創造了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在曆史上都是罕見的。
與唐太宗李世民相比,三國時期曹魏的篡位者司馬炎在曆史上的評價就很差了。即使是司馬懿、司馬昭的評價也是不高的。三國時期,曹魏的謀士司馬懿在曹操、曹丕和曹叡時期是安分守己的,可是到了之後,司馬懿就開始具有野心了。此時的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成為了曹魏的掌權者,這為司馬炎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
同樣是篡位,那麼為何司馬家族的評價不高呢?與司馬家族相比,司馬家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篡位。曆史上雖然出現了很多篡位者,但是這些人有很多都是形勢所逼。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如此。假如當時的李世民不發動玄武門之變,那麼恐怕李建成也會殺死李世民。否則李建成的内心肯定是不安的。
王莽篡漢,也沒有受到後人的诟病。當時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此時的王莽身為一個有能力的大臣,必然選擇站出來主持大局。隻不過結局不好,當時的王莽使得天下變得更亂。東漢末年時期,曹操篡權,隻不過當時的局面一樣是大亂世,曹操此時站出來,主持大局,這樣一來,天下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那麼司馬家族的司馬懿從最開始就不安分。隻不過在曹操、曹丕和曹叡時期,司馬懿僞裝的很深,一般人根本沒有看出來,當時的司馬懿面相就是“狼顧之相”。後人所說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是對司馬家族志在篡位。由此說來,司馬家族早就有了篡位之心。
隻不過在曹操、曹丕和曹叡時期,時機不成熟,司馬懿這時候才沒有動手。在司馬家族篡位的過程中,造成了很多殺戮。司馬家族先後殺死了曹爽家族及其黨羽,其後還有司空王陵以及黨羽,可以說,朝臣都被他殺了一半。這樣的殺戮肯定是讓人無法接受的。
王陵被殺之後,司馬師接連殺害了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到了司馬昭時期,就連皇帝都是可以随便殺戮的。在司馬家族走向篡位的過程中,一共殺死了一位皇帝,同時廢掉了兩位皇帝。除此外,還殺掉了無數大臣。這肯定是受到後人诟病的。
即使是司馬家族篡位之後,仍然沒有給中原王朝帶來和平。晉朝建立之後,很快就出現了八王之亂,這讓晉朝走向了衰亡。在晉朝建立之後,先是八王之亂,之後就是五胡亂華,這就讓中原的漢人遭殃了。這一波亂下來,前後經曆了數百年。這數百年的時間中,造成了無數人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