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出的曾國藩,為啥用這12字,能讓桀骜不馴的左宗棠甘願為之駕馭

期間,曾國藩與左宗棠兩雄相見,相見恨晚!

兩人無論是理想,還是對當時局勢的判斷不謀而合,軍事政策想法高度一緻。二人同心,在調人、用兵、經費方面通力協助,成為莫逆之交!

當共同的敵人已經退去,由于兩人性格差異,甚至是智商的差異,桀骜不馴的左宗棠,對兵略平平曾國藩越發越看不起,動不動就教訓一番!

加上左宗棠應試的坎坷,自然會對待曾國藩有種莫名的反感,動不動就加以諷刺!

複出的曾國藩,為啥用這12字,能讓桀骜不馴的左宗棠甘願為之駕馭

位高權重的曾國藩,也是非常清高的,他無法容忍師爺出身的左宗棠

“尖酸刻薄”

諷刺,一怒之下,兩人就此斷交!

後來曾國藩仕途也不順利,他經過人生低谷之後,充分認識到自己性格不足,他脫掉自己身上的“自我中心”、“高己卑人”,換上“誠恕”之心,謙虛之道。

面對桀骜不馴、鋒芒畢露,才華橫溢的軍事天才左宗棠。想收為己用,彌補自己軍事才能不足,曾國藩決定步行去拜訪,以顯示自己誠意!

見面後,并請左宗棠寫下一幅對聯:

敬勝怠,義勝欲

知其雄,守其雌

複出的曾國藩,為啥用這12字,能讓桀骜不馴的左宗棠甘願為之駕馭

面對如此謙遜的曾國藩,左宗棠也放下架子,進而化解了曾、左多年的誤會,讓才高氣盛耿介的左宗棠毅然站在了曾國藩這一邊,而且為湘軍的出省作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啥這12個字,讓左宗棠轉變态度,甘願聽從曾國藩的指揮?

敬勝怠,義勝欲,談的修身為人!

敬勝怠就是勤勤懇懇戰勝懈怠,義勝欲就是正道戰勝欲望。

在古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人讀書人的理想,是以曾國藩與左宗棠談到他們共同理想,拯救大清朝!

先從共同理想談起,取得共識!從道義的高度來取得共識!

敬勝怠,義勝欲,也有請尊者為自己題警示銘的意思,以表達對左宗棠的敬重之情!

複出的曾國藩,為啥用這12字,能讓桀骜不馴的左宗棠甘願為之駕馭

知其雄,守其雌,談的為人處事!

知其雄,守其雌,來自老子《道德經》,原文如下: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這句話有兩重意思,首先表達曾國藩甘願為“雌”,為左宗棠做好後方工作,以左宗棠為”雄“,向左宗棠示弱,讓他放心大膽的攻打太平軍,不用擔心自己會争奪功名!

另外一重意思,也表達曾國藩”脫胎換骨“後的思想轉變:

知道自己有了雄健的爆發的力量,但不要過分沉浸在力量中,保持清醒,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始終像雌性般柔弱堅韌,守住這種雌柔的心态,以柔克剛!

複出的曾國藩,為啥用這12字,能讓桀骜不馴的左宗棠甘願為之駕馭

曾國藩通過《道德經》,領悟到:

行事過方剛者,表面上似乎是強者,實際上卻是弱者。這片土地上真正的強者,是表面上雪起來柔弱退讓之人。

所謂''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江河是以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所謂''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後來曾國藩信奉“惟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僞;惟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對周圍的人,采取和光同塵,圓巧柔軟,才能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達到勝利的彼岸。

社會的潛規則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掃蕩的。那些所看不起的虛僞、麻木、圓滑、機詐,往往是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須手段。隻有海納百川,藏污納垢,才能成就正果!

後來曹德旺先生,也把這幅對聯,懸挂在辦公室,成為自己座右銘!

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薦這幅對聯,請著名的書法家馮濤所寫,并用實木框裱,期待大家喜歡!

複出的曾國藩,為啥用這12字,能讓桀骜不馴的左宗棠甘願為之駕馭

為了滿足大家對案頭銘的需要,特别請著名書法家彧白先生,為大家題寫案頭銘,并用實木相框裝裱,期待大家喜歡!

複出的曾國藩,為啥用這12字,能讓桀骜不馴的左宗棠甘願為之駕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