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晉王朝對他的印象估計熟悉曆史的人都很不好,首先一個字:

在西晉統一之前是三國時期,那段時期中原大地四分五裂,軍閥各自為戰。晉武帝司馬炎好不容易統一了亂世,可是在他死後,因為惠帝無力理政,最終

八王之亂

爆發,最終神州淪難。

總之很多的曆史學者提起這段曆史無一不都是痛心疾首的:西晉看似是亡于匈奴人劉淵,其實質上是毀于自己之手。若非八王之亂中的野心家置黎明蒼生于不顧,又怎麼會有“五胡”的趁勢崛起,又怎麼會有那北方人民哀泣的聲音。

八王之亂結束後,劉淵已經在北方稱雄,而八王之亂中八王的部屬因為沒有了靠山,也在各地作亂,但是當此時西晉卻出現了一個救火隊長,在西晉各方将領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唯有他屢建奇功。

當然也因為

永嘉之亂

我們過多的則是關注了這些事件,卻沒有過多的關注這個人。

這個人叫

苟晞,字道将,

外号

“屠伯”。

這個外号就可以看得出此人并非善茬,今天我們就來稍微聊一聊這個人。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出身寒微,宦海沉浮

苟晞的出身其實并不怎麼好,在那個門閥世家幾乎壟斷了所有教育、文化、仕途等等一系列可以讓寒門子弟出頭的機會,也是以造就了他的前半生一直碌碌無為。晉書中,對苟晞青年時期的交代也就寥寥幾句話,無非是某年某月他在哪個地方當官,然後他的政績卓著受到了當地長官的器重。

但是“八王之亂”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的一生才學不至于被埋沒,雖然這對普通百姓來說是一場災難,但是對于苟晞這樣銳意進取的有志青年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永甯元年,趙王司馬倫篡權廢立晉惠帝司馬衷之舉引起了齊王司馬囧、河間王司馬颙、和成都王司馬穎的聯手攻擊。司馬倫此時為自保不得已将皇位還給晉惠帝,可是這也無法保住他的命。最終晉惠帝複位,而齊王司馬囧因為功勞最大得以獨攬朝政。而苟晞為了想要成功上位不得不依附于齊王司馬倫一黨,但是不久司馬囧被殺,長沙王司馬乂上位,可惜不久司馬乂又被司馬穎所殺。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總之這段時期苟晞的官宦生涯其實也不太平,一直起起落落。當然這個悲劇并非他造成的,而是那個時代造成的:

其一:他的出身限制了他往上爬的機會,在那個門閥世家壟斷一切的情況下,他的出身對他而言就是一種拖累,是以導緻他的官宦生涯起伏不定。

其二:他沒有遇上好的伯樂,俗話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沒有遇上一個可以改變他命運的人。八王之亂中的八王沒有一個能夠像他們的先祖司馬懿一樣找到苟晞這個“鄧艾”。

永安元年,苟晞在東海王司馬越帳下随司馬越讨伐司馬穎,卻在蕩陰之戰中被司馬穎打的大敗,苟晞也在不久後投奔範陽王司馬虓,而司馬虓則任命苟晞為兖州刺史,也就是這個任命改變了苟晞的命運,由此西晉最後一個

“救火隊長”

由此誕生。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棄筆從戎,屢敗強敵

永興二年,八王之亂漸漸進入了尾聲,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天下從此太平了,相反這反而是亂世的開端。各地的流民、八王之亂的餘孽以及北方的匈奴人在各地趁勢揭竿而起,西晉王朝因為内耗根本無力鎮壓。

也就在此時八王之亂的參與者司馬穎的舊部公師藩在河北起兵,并欲圖進攻兖州之地。

此時的西晉王朝在大司馬司馬越的主持之下也屬于

急病

亂投醫,因為苟晞在年輕時和司馬越交好,是以司馬越便任命兖州刺史苟晞和廣平太守丁紹一同攻打公師藩。

但是令雙方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公師藩沒有想到的是在河北如入無人之境的他竟然在碰上了這麼一個硬茬子,自己在他手裡讨不到任何好處,因為此戰公師藩本人也丢了性命;而司馬越沒有想到的是此前不顯山不露水的苟晞竟然這麼能打。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總之這次戰鬥算是苟晞的初出茅廬,但是他的軍旅生涯還沒有結束,公師藩死後,他的部下由當時的流民統帥汲桑率領。

在永嘉元年,汲桑以替司馬穎報仇為名号,也在河北起兵,并攻破了冀州重鎮邺城,并斬殺了司馬越的弟弟司馬騰,并欲圖進犯兖州。兖州靠近當時的都城洛陽,戰略位置不可謂不重要。司馬越知道後心裡也是大吃一驚,他隻好再次指令兖州刺史苟晞前往河北迎擊汲桑。

當然大家可能不知道汲桑是誰,的确他在曆史上的确沒有什麼特别大的名氣,但是汲桑帳下有一員大将在曆史上可謂是赫赫有名,他的名字叫做石勒。沒錯,他就是曆史上那個著名的奴隸出身的皇帝。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總之此時石勒會同汲桑進攻兖州,但是就是這個後來叱咤風雲的十六國開國皇帝石勒竟然在苟晞這邊沒有占一點便宜,史書記載,兩人交手數月未分勝負,此時司馬越命人從官渡出軍聲援苟晞,而苟晞此時也認為面前的石勒不好打,不如選擇汲桑這個較弱的對手下手。

另一方面汲桑聞聽是苟晞領兵作戰,汲桑此時就有點慫了,當然他怕也并非沒有原因的

第一個原因:苟晞所率領的部隊都是精銳,而他的部隊大部分都是流民,雖然人多勢衆卻不堪一擊;

第二個原因:苟晞擊敗公師藩的那一幕令汲桑也是心有餘悸,他知道苟晞的作戰能力,是以也畏縮不前,是以這段時間汲桑除了防守對苟晞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苟晞針對汲桑此舉也不急,他一方面指令部隊原地駐紮待命和汲桑戰略相持;另一方面,天天派士兵前去汲桑營前傳訊散布對汲桑這邊不好的資訊。

汲桑的部隊大多都是沒有經過正經訓練的,這時間一久自然軍心渙散,而苟晞這邊則是精兵強将,最終在相持幾個月之後,苟晞在東武陽之戰中大敗汲桑和苟晞。

這次戰鬥對汲桑和石勒來說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在苟晞這個家夥面前自己還能撿回一條命,不幸的是部隊全部都報帳了,徹底的成為了孤家寡人。

另一方面,苟晞因為斬殺公師藩,擊敗汲桑和石勒而由此加官進爵,并且這還不是最緊要的,對苟晞來說其更大的意義在于他可以進入權利中樞。在當時寒門子弟能夠做到刺史已經算很了不得的事了,除非立下特大功勳,否則再難有出頭之日,而苟晞也因為東武陽之戰跨過了“上品無寒門”這個限制,一下子進入了權利中樞。

在西晉各地将領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唯有苟晞連挫強敵,也是以當時的人們把他比做

“韓信白起”。

但是這位西晉王朝的

“韓信白起”

也遇上了和

韓信白起

一樣的難題。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功高震主,兩方決裂

這個難題是什麼呢?無外乎四個字

“功高震主”,

随着苟晞立下的功勞越來越大。當時掌控朝政的司馬越開始不安起來了,他早年和苟晞關系很好,甚至還和苟晞拜了把子。

但是随着苟晞的功勞越來越大就引起了司馬越的忌憚,苟晞雖然被比拟

白起韓信,

但是他司馬越可不是

沛公和昭襄王。

他知道苟晞的才華,但是對于苟晞司馬越也不敢放手大膽的任用,恰巧司馬越手下有幾個人也嫉妒苟晞,是以他們便向司馬越進讒言說:

苟晞此人能力太強,而且他不是一個甘居臣下的良善之人,長期統領兖州必然生變;而且兖州府地處戰略要地,與其交給苟晞還不如由自己統領。

而司馬越對這種說法也不置可否,于是苟晞被司馬越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調離了權利中樞,改任青州刺史,由此司馬越和苟晞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裂紋。

筆者覺得司馬越真心不是一個幹大事的人,他把苟晞調離兖州直接給自己埋下了兩個隐患:第一個自然是導緻苟晞和自己關系破裂,也為之後兩人的一系列的沖突埋下了伏筆;第二個把苟晞調離兖州,以緻于當匈奴人劉聰兵臨洛陽城之時,京師附近沒有一個可以任用的大将,而他自己又不擅指揮,是以最終胡亂出擊以緻于将洛陽附近所有的兵力全數報帳

可以說西晉亡于八王之亂,但是八王之亂後司馬越掌權卻加速了西晉的滅亡。

總之和司馬越決裂之後,苟晞的内部并不好過,内部司馬越總是針對他,而外部匈奴劉聰的部下經常入侵青州,而青州各地的起義也是一波接一波的不斷爆發,而苟晞也因為其在青州執法嚴厲,是以

“屠伯”

這個稱号也由此而來。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驕奢淫逸,名将遲暮

苟晞自從和司馬越決裂之後一直在走下坡路,當時司馬越主持朝政,是以對于苟晞的遭遇朝中有些官員也是敢怒不敢言。

可是司馬越的專權之舉引起了晉懷帝的不滿,為了拉攏苟晞這個強援,晉懷帝支援苟晞并密令苟晞鏟除,可惜這封密信被司馬越截獲,司馬越便命人讨伐苟晞。

話說那司馬越帳下都是阿谀奉承之輩,怎麼打的過苟晞這樣身經百戰的名将,不出意外司馬越的部下被打敗了,而司馬越也是以在内憂外患之中憂憤成疾,最終自己竟然也被活活氣死了。而苟晞也因為此再一次升官,這回他不再是一個青州刺史了,而是都督青、徐、兖、豫、荊數州軍事的大都督了。

苟晞因為自幼家貧,突然之間大權在握,也是以得以開始飄飄然了。他也在沒有以前那股優良樸素的作風了,當時他身邊光婢女就有數千人,侍妾有數十人,而且他主政時期所提倡的就是“嚴刑峻法”,是以進而導緻将士離心。

而且他雖然都督數州軍事,可是他真正所能控制的僅僅隻有青州兵而已,此時西晉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

他是西晉的救火隊長,卻鮮為人知,簡述西晉最後的名将

不久,劉聰攻破洛陽,晉懷帝被俘,豫章王司馬端逃出洛陽。苟晞和群臣決定立他為太子來友善行事,可惜不巧的是此時的西晉王朝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不久他的老家青州也被劉聰帳下大将号稱

飛豹

的王彌所攻破。

根據地被占領内部群臣離心,終令苟晞幡然悔悟。

但是有些事一旦錯了則是不能挽回的,他的部下大多已經棄他而去,沒走的也是不和他在一條戰線上了。但是苟晞不知道的是,此時他的生命也已經走到了盡頭。

不久,苟晞遇到了一個強敵,就是這個強敵最終要了他的命。他就是四年前在東武陽之戰中被苟晞打敗的石勒,但是此時戰場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當年石勒是流民草寇,而苟晞是精兵強将,現在反過來了,苟晞是烏合之衆,而石勒則是精銳之師。

苟晞這邊戰力戰心都已經不如石勒了,那麼自然而然的戰局當即一邊倒,最終苟晞被石勒所俘虜。

可惜苟晞終究是晉臣,在石勒這樣的胡人帳下做事終究非他所願。不久苟晞欲圖反叛石勒,最終這位西晉最後的中流砥柱被石勒所殺。

總之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他生錯了年代,如果他在太平盛世完全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幸運的是他用極短暫的一生為西晉續命了幾年,如果當年東武陽沒有苟晞那麼西晉是否會提前滅亡也未可知。總之也因為他的才華,最終也能在晉書中占有一席之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