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周公到底有沒有篡位稱王?周公為什麼要“踐位稱王”呢?

曆史上周公到底有沒有篡位稱王?周公為什麼要“踐位稱王”呢?

周公姓姬名旦,也稱叔旦,大約活動在公元前1100年時期,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由于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周公也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創始者。關于周公,曆史上有很多傳說,而最著名的,應該是周公輔佐周成王的事了。

曆史上周公到底有沒有篡位稱王?周公為什麼要“踐位稱王”呢?

周朝時期,周武王姬發去世後,他的兒子成王誦尚且年幼,于是周公就作為叔父處理當時的政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中稱,周公曾“股肱周室,夾輔成王”;《史記·周本紀》中也記載,當時因為天下初定,成王年少,“周公……乃攝行政,當國”。可見,周公在當時隻是“夾輔”或“攝(代為)行政”,并沒有什麼篡權之意。

然而另外有一些記載表明,周公在當時的作為并不是這樣的。《荀子·儒效》和《淮南子·汜論訓》中都說,周公“履天子之籍”。清代的王念孫在其所著的《讀書雜志》還解釋說:“謂履天子之位也。”《禮記·明堂位》和《韓詩外傳》卷三中又稱:“周公踐天子之位”;等等。

近些年來也有人對此進行了考證,在《尚書·大诰》中記載,“王”稱文王為“甯王”,又叫作“甯考”。什麼是“考”呢?就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而周成王已是文王的孫子了,是以稱文王為“考”的“王”就隻能是周公。

種種記載表面,周公當時應該是身居王位,自稱為王的。

那麼,周公為什麼要“踐位稱王”呢?

為國家打算

根據《尚書·金滕》的記載,周公曾經對太公和召公說:“我之弗辟,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說的這句話中,“辟”是指王位,“弗辟”也就是不掌握政權的意思。

在武王姬發死後,東方尚未平定,很需要一個新的國君來帶領周王朝繼續完成大業。但是,當時的周成王還很年幼,不足以擔此重任。是以周公在經過慎重考慮後,認為:我如果不即王位,就可能令諸侯叛亂,先王未成之事業将墜,我恐怕死後無言以告我的先王。

在《荀子·儒效》也說,周公“履天子之籍”的原因是“惡天下之倍(背叛)周”。

意思也是說,當時天下初定,局勢還十分不穩定,成王年幼,缺乏治國的能力。國家沒有英武老練的君主,就不能鞏固新生的政權。而且實際上,周武王在彌留之際,也曾有過傳位周公的想法。

據記載,周武王曾經稱贊周公為“大有知”,認為隻有周公“可瘳于茲”,可以穩定周朝初年的政局,因而主張“乃今我兄弟相為後”,兄死由弟來繼承王位。

當武王說出自己的這種想法後,周公頓時誠惶誠恐,“泣涕共手”,表示不能接受。可見,周公本來是沒有篡位的想法的。

是以《韓非子·難二》中說:“周公旦假為天子七年。”就是說,他後來執政隻不過是代行王政,等到成王年長後,再歸還王位。正因為這樣,“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發号施令,常稱王命”。

顯然,周公“假為天子”,應該完全是為了整個國家的事業着想的。

反對的觀點

但是,事情還有另一個方面。《荀子·儒效》中稱:“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有人将這句話解釋為:屏者,除也,或蔽也;及,繼也。意思是說,周公屏除成王以繼接武王的天下,“偃然如固有之”,這不是專橫篡位是什麼呢?

《史記·燕召公世家》中記載當時“召公疑之”,《魯周公世家》中也曾記載說周公曾向太公、召公等人進行解釋。如果周公自己沒有篡位的野心,召公、太公也是當時的賢人,為什麼會對周公産生懷疑呢?

尤其是後來“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于成王”,因而發生了動亂。從管叔、蔡叔的一貫表現來看,他們都是忠于周朝的,不可能會輕易發生叛亂。在《逸周書》中的《大匡》、《文政》等篇,便有不少關于管叔、蔡叔“受賜于王”、“開宗循王”的記載。是以現在人認為,他們二人應該算得上是周武王的好助手。

而周公呢?他先是用計将他的哥哥按“兄弟相為後”應該繼承王位的管叔調離京都,然後又趁管叔、蔡叔懷疑其動亂之機興兵東征,把他殺了。

為何還要還位于成王?

從上面的記載中我們可以推測,周公應該的确是自己稱王了。那麼既然已經篡位稱王了,為什麼後來還要還政于成王呢?

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召公、太公懷疑周公,管、蔡聯合武庚起兵反周,關中地區也随之着亂起來。這種事态的發展完全出乎周公的意料之外,于是他便改弦更張:一方面在平定管、蔡後還政下野;一方面又拉攏召公,與召公平分大權。《史記·燕召公世家》中記載,成王即位後,“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周公一家除了長子就封諸侯外,次子留守周室,世代共掌王政。由此可見,周公比後代的王莽、袁世凱機靈多了,他見篡位不成,就馬上下野讓位,而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取得了大量的權力。

不過,周公到底是為了國家、民族利益光明正大地代理王政,還是真有篡位的野心,耍盡陰謀詭計而未能全逞?要想在紛然雜陳的大量曆史記載中找出一個結果來,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周易》究竟是一部什麼書?

《周易》是一本有關八卦的書。八卦,相傳是由伏羲氏創造出來的,後來又傳周文王重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司馬遷在《史記·日者列傳》中稱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

《周易》中除了卦、爻辭外,還包括以前稱為“十翼”的彖、象、系辭、文言、說卦、序卦、雜卦這十種“傳”。其中,《易傳》主要解釋卦義,闡發易理。以上這些,除了伏羲畫卦說可以認為是定論外,其餘都還沒有肯定其作者。對于重卦的人,有的說是周文王,有的說是伏羲,有的說是神農,還有的說是夏禹。關于卦爻辭,有的說全為周文王所作,有的說是周公所作,還有的說是孔子所作。對于易傳,雖然曆來都稱是孔子所作,但也有人提出過疑義。

《周易》一書具體成書于何時呢?有人認為是周初周成王時期的著作,還有人認為是西周末年所作。但是,一直都沒有确鑿的證據證明是何時所成。

從《周易》一書采取占筮參考書的形式,并依據舊筮辭編造而成這一特點來看,它應該屬于一本占筮書。但從《周易》以八卦為解釋内容,從其中表現出來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和樸素辯證觀點來看,它又應該歸類為哲學書。若再從《周易》所涉及的内容,其中有關古代戰争、祭祀、婚姻、農事這些情況來看,它還應該是一部曆史書。但究竟應該屬于何種性質,現在也同樣難以确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