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稚園整理的《兒童好習慣養成标準表》,建議家長人手一份!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習慣。

幼兒階段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雖然在幼稚園裡,老師都會有意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但幼兒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家裡度過的,是以,家長也需要明确自己的責任,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編列出了一些孩子需要在幼稚園養成的好習慣,希望幼師和家長們能共同了解,實作家園同步教育,幫助孩子優秀成長!

幼稚園整理的《兒童好習慣養成标準表》,建議家長人手一份!

小班

從進入幼稚園的那一刻起,證明孩子已經符合幼稚園的招生标準,開始逐漸走向獨立,是以孩子在幼稚園小班隻需要學會這些就已經非常優秀了!

生活習慣

1. 睡眠習慣

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能夠獨立安靜地入睡

入睡前整理好衣物擺在固定位置

入睡前小手空,不玩弄床上物品,保持安靜,不吵鬧

2.用餐習慣

進餐時不挑食、不偏食、不大聲講話,不玩耍

3.如廁習慣

養成良好如廁習慣,知道及時入廁,不尿褲子

掌握正确的如廁方法

4.洗漱習慣

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知道并掌握洗手、刷牙、洗臉的基本方法

學習習慣

1.使用文具習慣

學會筆的使用方法及書寫姿勢

懂得愛護文具

初步學習整理文具的方法

2.閱讀習慣

不在強光和昏暗的光線下看書

姿勢正确、安靜閱讀,不幹擾他人看書;

3.傾聽和表達習慣

認真傾聽老師講話,并充分了解話語的指令及内容;

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勤于動手、善于動腦、踴躍發言。

能夠大膽、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禮儀習慣

1.幼稚園禮儀

入園時,能夠不哭鬧,自己走不用抱

能夠向老師、小朋友問好和說“再見”

能夠自己拿書包,整理衣物

不在走廊内跑跳、打鬧

不破壞班級的桌椅、圖書、玩具等物品及公共設施

2.家庭禮儀

别人開關門時知道避讓。出入時,随手輕輕關門

能知道接聽電話,接電話後能夠簡單對話

主動與客人打招呼,客人走時,能與客人道别

3.公共場合禮儀

在公共場所講話聲音要小,不喧嘩、不哭鬧、不打擾别人

不輕易打斷或搶接他人講話

4.基本禮儀

能夠在成人引導下使用禮貌用語,如“早上好”、“你好”、“再見”

能禮貌稱呼人,如“老師”、“爺爺”、“奶奶”、“阿姨”、“叔叔”等

知道遞接物品時,眼睛要看着對方,雙手遞接

中班

小班孩子還小,剛接觸幼稚園,是以家長也不能要求太多。但是随着孩子年齡增大,中班小朋友的習慣就要更加豐富: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勢(右側卧睡或仰睡)

學會疊放衣物并整齊擺放在固定位置

睡前枕頭放正,蓋好被子

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的好習慣,起床後要整理被褥

2.如廁習慣

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知道及時如廁

自覺排隊如廁,不打鬧,不逗留,文明如廁

大小便後能及時沖廁

學會便後用手紙清潔,便後整理好衣褲再出廁所

3.用餐習慣

培養幼兒進餐時會正确使用餐具,能夠獨立進餐,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及時吃完

4.衛生習慣

學會簡單的整理,保持室内外環境衛生

會做簡單的清潔工作(掃地、擦桌椅等)

知道不亂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5.樂于接受疾病預防和治療

讓幼兒願意接種疫苗,知道接種疫苗時不哭鬧;

讓幼兒知道身體不舒服時,及時通知成人;

讓幼兒知道生病時要及時配合治療,按時按量吃藥。

懂得愛護文具,初步學習整理文具的方法

姿勢正确、安靜閱讀,不幹擾他人看書

1.家庭禮儀

出門前會穿戴、整理自己的衣物,幹淨整潔

回家後能主動與家人打招呼,簡單向家人講述發生的事情

接待客人或做客時,能友好地與小客人相處,懂得謙讓;離别時,知道禮貌用語

做客時,不亂翻、亂動主人家的物品,不随便要主人的東西

2.公共場合禮儀

能獨立、安靜進餐。正确使用餐具,不亂敲餐具。咀嚼食品時不發出聲音

進餐結束後,能安靜地等待未用完餐的人,如提前離開,要向别人道别并把餐具擺放整齊

學會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不踩踏草坪

3.基本禮儀

會自我介紹:“你好(大家好)!我叫XXX,今年X歲了,我在XX幼稚園X班”

能夠認真傾聽别人講話,注視對方,不插話

别人提出問題時,能及時給予回答

知道他人的物品不能随便拿,應征詢對方同意後才能使用

大班

當孩子順利從中班過度,就證明孩子已經具備獨立意識,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這時候孩子也需要更高層次的追求,是以在孩子上大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需要開始讓孩子喜歡學習。

1. 作息習慣

作息有規律,能夠較自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并能夠獨立進行睡前及起床後的整理。

自覺安靜入睡,午睡期間入廁不影響其他幼兒,醒後不打擾其他幼兒

能夠自己整理床鋪。

大小便能夠自理,便後能整理衣服

3.飲食習慣

知道吃有營養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飲暴食

4.生活技能

學會穿鞋帶,系鞋帶等生活技能,保持衣服整潔

5.衛生習慣

主動整理玩具,保持環境衛生。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能夠做到進餐前擦桌子,進餐後掃地,收拾碗筷等清潔工作。

自覺保持自身的清潔(能夠主動洗澡、換洗衣物等)

能主動整理室内外環境衛生。

能夠獨立整理玩具、書包,能保持玩具清潔。

懂得簡單的疾病預防與治療知識。

學習正确的握筆姿勢,能夠熟練的掌握各種學習用品的使用方法

掌握學習前準備及學習後整理工作

會主動讀書,能夠堅持讀完一本書

知道講話時語意明确、聲音響亮、吐字清晰

勤于思考,樂學好問

培養幼兒的主動創新能力

了解打電話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項。會用“您好”、“請問您找誰”、“請稍等”等禮貌用語接聽電話

學會有禮貌的接待客人。知道在别人家做客時應注意哪些禮節

知道按順序排隊是一種文明禮儀行為。培養幼兒如遇到他人有急事時,可讓出自己的位置讓他人先行

知道如何正确地乘坐交通工具(主動購票、按順序上下車,上車時不擠不推,禮讓老弱病殘孕;行駛中不大聲打鬧喧嘩……)

幼兒能在初次見面時主動與客人打招呼,并能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表情自然,聲音洪亮,語速适中

借來的物品要愛惜,避免弄壞,知道用完别人的物品要及時歸還。能大方地借東西給他人

能正确使用不同的禮貌用語

以上是幼稚園三個階段不同程度的習慣養成。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這非常考驗家長的耐心和長遠的目光,堅持做下去,等孩子上國小以後自然而然就會非常省心順利。那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科學3步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首先,家長要明确一個觀念: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是家長。在孩子習慣養成這件事上,家長比孩子更重要。

想要培養好孩子的習慣,一定要堅持兩大原則:

1、培養的目标要明确;

2、家人的目标要一緻。

培養孩子好習慣,真正科學的方法其實分為3步:

1、每月給孩子制定一個核心目标。比如這個月就隻重點培養孩子的早睡早起習慣、或者整潔衛生習慣等等

2、家長學習相應的家庭教育知識。目标制定好以後,家長需要知道如何去針對性引導孩子達成這項習慣,是以有必要去學一些配套的相關知識。比如溝通、規則、親子關系等等方面

3、每天晚上一次簡單的溝通。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從家長這裡得到回報,做得對的,孩子需要得到确認,做得不對的,就需要再調整。堅持每天打卡和溝通,讓孩子一天又一天在習慣這件小事上持續獲得勝利感。長期以往,不僅培養了孩子的習慣,也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律。

幼稚園整理的《兒童好習慣養成标準表》,建議家長人手一份!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同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希望家長們能行動起來,用耐心和堅持鑄就孩子美好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