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枭雄曹操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在三國時期,曹操在漢獻帝身邊,努力的給曹家打家産掙家業,時常也親自領兵去打仗去,是以在曹操的一生當中,做過的事情其實還是很多的,但即便是這樣,曹操的也是活了六十五歲,其實放在年頭,已經算是比較正常和不錯的了,但是按理說,在曹操死後曹操的後代在家業方面要操心的事兒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曹操剛剛離世沒多久,漢獻帝就主動的把皇位讓給了曹操的兒子曹丕,讓曹丕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按理說更是應該享福的時候,但是卻在年紀并不大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同樣英年早逝的不單單是曹丕,還有曹操的孫子曹叡。在繼承了曹丕的皇位。沒有太長的年頭也英年早逝了。

為什麼曹操的一生都在不停的付出自己的辛苦,還平平安安的活到了六十五歲,而曹丕和曹叡卻都紛紛英年早逝了呢,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我們今天來一起研究一下吧。
首先我們先來看曹丕,大家都以為曹丕在坐上皇位之後,都是在享受,都是在過好生活,但是其實當時的狀态并不是這樣,在曹丕繼承了父親曹操的家業後,有繼承了漢獻帝的皇位,雖然說皇位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絕對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好,在其位謀其政,首先曹丕要作為魏國的君主,他在平時的一些決斷上就絕對不能輕易地決定,任何事兒都要翻來覆去的考慮翻來覆去的想。是以曹丕每天要經曆的壓力比任何人都要大。
是以曹丕看似外表是風光的,但是實際上,他所要面臨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比當初曹操的壓力都要大的許多,曹操在世的時候,隻是想着好處往自己曹家招攬,但是很少需要他去認真的去管理和調整曹家的整個狀态,而曹丕在上位之後,已經是占到權利的巅峰了這個時候要妥協處理曹家的事情就不容易了,畢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那麼曹叡為什麼同樣也是英年早逝呢,很簡單,曹丕是死于壓力過大,而所有的壓力和責任也就從曹丕的肩膀上掉下來了,如果說這個時候沒有人去接曹家的這個擔子。那麼曹家必然會在司馬家和宗親之間分崩離析,而曹操打下的江山,曹丕拼死守住的江山也就都沒有了,所有作為曹丕唯一的兒子,隻能是曹叡扛起這個擔子,同樣要面對這些壓力,最終其實說白了也是心力交瘁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