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曹操手下名将如雲,而且半路投降于曹操的,也都忠心耿耿的為曹操賣命,不得不佩服曹操用人政策。在曹操手下,有一名将領,既能關鍵時刻為曹操解難,又能忠心為曹操守邊。上陣能殺敵,守城有政策。既有自主性,又體會到曹操對他的信賴。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配合作戰有成效

哪位将領如此厲害呢?這就是曹操的堂弟曹仁,曹仁年少時就喜歡騎兵打獵,馬上功夫練得純熟。趕上天下大亂,豪傑并起年代,曹仁也聚了千名年少之人,開始在湘水、泗水一帶打打殺殺。實際上就是一股土匪。

後來曹仁投奔了曹操,都是曹家親戚,曹操當然重用,于是曹仁便跟随曹操南征北戰。193年,曹操攻打徐州陶謙時,曹仁受命都統騎兵為先鋒,他與陶謙手下大将呂由大戰,并大敗呂由。随後與曹操主力會師,再次大敗陶謙軍隊。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曹仁還率騎兵擊敗了陶謙的後援部隊。此後,曹操在征伐呂布中,曹仁擔任偏師,也就是策應曹操的主力部隊進攻向陽,并活捉了呂布手下劉何,奪取向陽,有力配合了曹軍主力作戰。

曹操平定了黃巾起義後,開始為自己的大業征戰。他挾天子令諸侯,并定都許昌。由于曹仁戰功顯赫,被任命為廣陽太守。但曹操不願自己的兄弟到外地任職,讓曹仁留在許昌繼續督統騎兵,并征讨張繡。當曹軍征讨完回遇時,遭到了張繡精銳部隊猛烈伏擊,死傷嚴重,曹軍士氣受挫。危急時刻,曹仁率騎兵殺了過來,他的騎兵以一當十,迅速扭轉了戰局,使曹軍反敗為勝,大破了張繡。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官渡之戰中,曹操與袁紹相持不下,當時的軍力看,曹操占弱勢。此時曹仁依舊是配合作戰。由于劉備暫時在許縣聽從袁紹指揮,從後方襲擾曹軍。緻使曹操無法安心與袁紹作戰。此時曹仁認為劉備剛剛統領袁紹兵,肯定指揮來順暢,他請求曹操給他部分人馬回擊劉備。

曹仁回擊并大敗劉備後,為曹操穩定了後方,再次率軍北上協助曹操對付袁紹,還打敗了袁紹的左翼将領,打亂了袁紹整個戰略部署。袁紹沒敢再派兵出戰。此後,曹仁與徐晃、史渙等人配合,劫了袁紹的糧車,燒毀了袁軍的糧倉,取得了官渡之戰的決定性勝利。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攻城之戰有政策

不要以為曹仁隻打配合戰,攻城也有政策。204年,曹操基本平定黃河以北時,袁紹的外甥高幹在山西長治謀反,曹操親率大軍征讨,并帶上曹仁。

曹操大軍到達壺關城後開始圍城,但城中士兵戰鬥力很強,抵擋住了曹軍多波次的進攻。曹軍也死傷嚴重,卻依然沒有攻下城。曹操大怒:“攻城後,屠城!”曹操這一指令讓守軍更沒有生路了,于是他們更加拼命的守城,曹操連攻數月居然沒攻下此城。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曹仁看到了玄機,他對曹操說:“壺關城易守難攻,而且糧草充沛,而且還沒給守軍留活路,他們必守拼命守城。”曹仁建議曹操改變以前做法,收回屠城的指令,不久城中守軍真就宣布投降。此戰後,曹操對曹仁更加欣賞,并封為都亭侯。

兵敗之後敢殺敵

赤壁之戰是曹操與東吳的一次對決,本來曹軍占絕對優勢,卻因犯了低級錯誤而戰敗。曹操率軍撤退時,他封曹仁為征南将軍,留在江陵抵禦東吳的進攻。這種工作很危險,曹操沒有絕對把握和信任,也不會曹仁。實際上曹仁幹的工作,就是給曹操“擦屁股”,但擦不幹淨很危險。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果然東吳周瑜率數萬大軍進攻江陵,周瑜的前鋒部隊剛抵到,曹仁就主動迎擊,他派出牛金隻有三百人,哪能打得過周瑜的前鋒幾千人。牛金快被包圍。曹仁看到危險,他不顧左右阻攔,親自出城迎戰,并迅速殺入吳軍,與牛金合兵一處,才沖出包圍圈。但還有部分曹軍被包圍,曹仁又殺回去,将他們全部救出。

此次曹仁神勇不僅讓曹軍佩服,就連東吳軍隊都害怕,連忙退兵。曹操高興再封“安平亭侯”。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守城之戰有毅力

曹仁自從在赤壁之戰收尾阻擊中神勇,曹操對他更加信任,讓其代理安西将軍、骁騎将軍、征南将軍的身份,代表曹操征戰守邊。這些活都很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葬送性命,但曹仁先後打敗了馬超,斬了侯音,穩定了曹魏的北方。曹操正式授命曹仁為征南将軍,鎮守荊州。

曹仁守荊州時,曹軍駐軍在樊城,但曹仁在鎮守中遭遇了一場惡戰。219年,關羽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龐德支援瑛仁。但由于漢水大漲,關羽引漢水淹了于禁,殺了龐德。曹仁不僅沒有得到外援,而且洪水已經将要全部把樊城淹沒。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面對城外的汪洋一片的洪水,曹仁到了絕望之際,因為他無法與外邊聯系,而此時曹仁的糧草也快斷糧,曹操派的支援軍隊還沒有到達。

如果固守待援就是死路一條,曹仁身先士卒,并激勵将士們與他一起守城。曹軍對曹仁的舉動很感動,頑強的與曹仁守着這座孤城。關羽屢次進攻,都沒有攻下樊城。直到徐晃的援軍到達,曹仁才有希望,緻使關羽退軍。

曹操手下的“救火隊員”,哪裡有難哪裡去,為何曹操信任他?

縱觀曹仁這一生,他雖然是曹操的堂弟,但曹仁從沒有以親族身份傲氣十足。而且在曹操的曆次戰争中,曹仁的角色實際上就是一個“救火隊員”,哪裡有難,他去哪裡,而且每次都能成功解難,使戰局出現變化,也使曹操取得勝利。

寫《三國志》的陳壽評價曹仁:“仁少時不修行檢,及長為将,嚴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從事。”這裡是說曹仁年輕時很粗魯,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畢竟他是草莽出身。但自從跟了曹操當了進階軍将領後,曹仁就改變了以往習慣,嚴格法令,并身體力行。

曹植評價曹仁:“文武并亮,權智時發。奢不過制,儉不損禮。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實撫東夏者,曹大司馬也。”對曹仁推崇很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