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後,劉表麾下的七大猛将去哪了?

劉表是三國時期的重要諸侯之一,他占據着諸葛亮口中“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的荊州之地,以中立的态度在東漢末年的亂世格局中維系生存。不過,正所謂“唇亡齒寒”,在北方的其他諸侯被有枭雄之姿的曹操相繼消滅後,這位新晉的北方霸主為了統一,便将視線轉向了占據地利,又平庸無能的劉表。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厲兵秣馬,想要南下攻取荊州,而當時,劉表已然是年老體衰、疾病纏身。第二年,劉表去世,因為生前沒有明确繼承人,是以其次子劉琮便被擁立為荊州的新主。面對曹操的南下,劉琮選擇了舉州投降,于是荊州的大部地區便被曹操輕易取得。那麼,劉琮投降後,劉表麾下的七大猛将去哪了呢?

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後,劉表麾下的七大猛将去哪了?

荊州被曹操取得後,原本統屬于劉表的七大猛将都各投其主,其中,有的甚至是早就投靠了其他諸侯。不過總的來說,一般認為的劉表麾下七大猛将,指的是文聘、蔡瑁、張允、魏延、霍峻、黃忠,以及甘甯。

其中,文聘、蔡瑁、張允三人是投靠了曹操,魏延、霍峻、黃忠選擇了劉備,而甘甯則早早就投入了孫權的帳下。

文聘本是奉劉表之命守衛北方,劉琮投降後,他為自己沒能盡責感到愧疚,而曹操見其忠實,便誇獎道:

“仲業,卿真忠臣也”

,并讓他參與了對劉備的追捕任務。史載,後來曹操

“以聘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邊事”

,而文聘則有

“攻羽辎重于漢津,燒其船于荊城”

的戰績。他駐守江夏數十年,積累了無數功勞,最終得以從祀太祖廟庭。

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後,劉表麾下的七大猛将去哪了?

蔡瑁、張允二人能力一般,但在劉琮投降曹操的過程中,他們“功不可沒”,于是,他們後來在曹操陣營混得了一官半職,不過曹丕對他們評價很差,或許可以證明他們後來的日子并不算很好過。與他們相比,投奔了劉備、孫權的原荊州猛将們要幸運得多。其中,尤其以甘甯最被重用。

甘甯出身水賊,是以被自诩名士的劉表所輕視,後來他來到黃祖帳下,也沒能發揮什麼才能,直到投降了東吳後,甘甯才被徹底激活。在江東,甘甯發揮了自己勇猛靈活的特點,立下了無數戰功,還被孫去哪誇贊道:

“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

總的來說,在七大猛将中,甘甯能力十分出衆,結局也非常好。

劉琮舉州投降曹操後,劉表麾下的七大猛将去哪了?

投靠劉備的三位将領中,黃忠老當益壯,憑借定軍山怒斬夏侯淵的驚豔戰績被封為後将軍,并在後世被列入了五虎将之一。魏延雖然最初名不見經傳,卻被劉備發掘并給予了鎮守戰略要地漢中的艱巨任務,作為諸葛亮北伐時難得的猛将,他對蜀漢有着不小的意義。

至于可能是七人中知名度最低者的霍峻,他在歸附劉備後随之前往益州,并僅靠數百人就抵擋劉璋軍萬餘人長達一年的圍攻,最後還将敵軍大破。後來,霍峻與張飛一同防守蜀漢北境,但不久便離世。史載,劉備為了表示對他的哀悼,“親率群僚臨會吊祭,因留宿墓上”,可見他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之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