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拗相公”綽号實至名歸,性格決定命運啊!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拗相公”綽号實至名歸,性格決定命運啊!

王安石,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世人皆知的人物,他的标志就是“變法”。

梁啟超盛贊過王安石變法,稱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

列甯稱“王安石是十一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改革家。”

宋仁宗時代,也就是北宋的第四個皇帝,此時的北宋已經沒有了宋太祖時的生機勃勃,更沒有宋太宗時的國力昌盛。長期的“佑文”制度,造成的“冗官”,長期的養兵制度,造成了“冗兵”,長期對少數民族的退讓賠款,造成了“冗費”。

宋仁宗駕崩後宋英宗即位,宋英宗還是想有所作為的,可是無奈有曹皇後垂簾聽政,隻好吧能量憋着心裡,最後來了個壯志未酬身先死。

宋神宗即位時,宋朝已經立國100多年了,這位想有所作為的皇帝,終于要對沉疴遍身的大宋來一次體檢,然後進行手術了。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拗相公”綽号實至名歸,性格決定命運啊!

此時,王安石應運而生了。

王安石,善于文辭,博聞強記,早年負有盛名。

考中進士後曾做過幕僚、知縣、通判、知州、提點刑獄等官職,基層工作經驗豐富。

當然,這裡還有回過來說說王安石的文采,我們最熟悉的是《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當然,王安石還寫過很多詩,王安石同時代和後代的文人對他的政治主張贊同的不多,對他的文采卻一片贊揚,連對他評價不高的《宋史》都說他“文動筆如飛,見者皆服其妙。”

是以,王安石首先是一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官員,同時,又是一個文采飛揚的詩人。能寫出好詩的人總是感覺很敏銳,感情很豐富。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拗相公”綽号實至名歸,性格決定命運啊!

一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官員加上一個富有浪漫情懷的文人,兩者結合決定了王安石的憂國憂民情懷。

王安石想做事,想做大事。

但是宋仁宗沒有變法的意識,宋英宗雖然有這個意識,但是在曹皇後的垂簾聽政下,有想法沒辦法。

直到1068年4月,宋神宗終于召見了王安石。

急于想推銷自己的王安石面對宋神宗的垂詢,話說得很大、很大,完全可以用“目空一切”來形容,什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在王安石眼中根本不是事,王安石自比帝王之師,政治理想和目标非常非常遠大。

王安石的變法包括:均輸法、市易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募役法、将兵法等等。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拗相公”綽号實至名歸,性格決定命運啊!

至于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就不一一贅述了。

衆所周知,變法卻失敗了。

當然,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包括新法觸犯了皇室顯貴的根本理由,是以理所當然遭到了激烈的反對。

其實,變法失敗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恐怕大家都沒想到。

這個原因源于王安石的性格。

俗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

知道王安石被後世套上一頂什麼帽子嗎?

綽号“拗相公”,顧名思義,你問他老人家有多拗多犟,套一句老百姓的話就是“犟死他爹也不戴孝帽子”。

王安石非常自信,别說是變法中同僚提出的反對意見,就是合理化建議,都來一個一概不采納。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王安石可不管那麼多,隻要對變法稍有阻礙和不同聲音的,一律不近人情清除。

王安石變法為何失敗?“拗相公”綽号實至名歸,性格決定命運啊!

在新法開始的一個月内,王安石就罷免了14個禦史,迅速把反對他的人排除出權力中心。

連舉薦他的歐陽修也因為拗相公的固執己見,選擇了提前退休。

王安石是一個很有家國情懷的人,但是不是一個能協調上下左右的人,這是王安石性格悲劇的一面。

封建“家天下”的屬性,決定着變法的本質,失敗更是在所難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