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導語:戰國時代,王道影響深遠,戰國七雄在王道下如何發展,如何擺脫王道影響,又如何确立王道之外的制度?楚國分治、齊國吏治、秦國法治、燕國與魏國如何呢?

王道是一個成型時間比較長的政治制度,從西周立國開始的時候王道政治傳統就已經有了自己的雛形,并且在長久的曆史發展當中王道基本上成為的最為主要的政治制度。其實王道的起源是很無奈的,武王伐纣之後中原地區遭受了連年的戰争,社會的發展已經到達了一個比較低潮的階段,社會的生産力比較貧乏,西周建立之後沒有辦法在那樣的社會基礎之上進行高速的社會發展,沒有辦法集結起大量的社會資源,是以它隻能在已有的社會資源基礎上進行休養生息。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同時,在那個曆史時間段内,除去西周是一個比較發達的社會之外,其他的勢力大都沒有達到西周的文明程度,是以,西周面臨的外部威脅比較小,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西周确實是一個滅亡在了自己人手裡的王朝。

是以,當西周國内的資源和人口數量都比較少的時候,這個王朝就選擇了王道的政治制度來恢複國内的勢力。這樣的形式實際上并不少見,比如在漢朝的時候,曆經連年的戰争劉邦也是選擇了道家的無為而治來恢複國内的生産力。雖然王道和無為而治并不是同一種政治制度,但是無疑,它們都給後市帶去了巨大的影響力。

西周是在分封制度之下建立的王朝,每一個諸侯國都有着十分大的自治權,但是,一個國家的大的政治制度還是由西周的天子去确定的,是以,實際上各大諸侯國在王道的政治制度之下都曾經掙紮過。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而除去可以恢複社會的生産力之外,王道是一種從道德的角度來限制人的制度,它要求的是用人來治理天下,這個“人”不僅是才華橫溢而且是德才兼備的,是以,這等同于是給周天子神話的基礎上又鑲上了一個金邊,比較符合天子心意,同時王道又特别符合西周的肱股重臣召公奭的看重。

是以,西周各大諸侯國受王道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但是從戰國時代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國家都已經擺脫了王道的控制,

那麼這些國家又是如何從王道的圈子裡跳脫出來的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那些曾經受王道影響嚴重的國家是如何走上另一條路的。

楚國源于南方蠻夷,充當出頭鳥,最先跳出王道統治實行分治

先來看楚國,楚國是戰國時代比較有特點的一個國家,雖然這個國家受王道的影響并不比其他的國家嚴重,但是這個國家卻是最先跳出了王道統治的國家。楚國是戰國時代的一個畸形諸侯國,它起源于南方的蠻夷,距離西周的都城可謂是非常的遙遠,哪怕是周平王東遷到了洛陽,對于楚國來說還是天高皇帝遠的,是以,楚國實際上受西周的控制并不強。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從一開始楚國就有從西周的管轄範圍之内跳脫出去的想法。而楚國真的從西周的控制範圍内脫離出去是在東周的春秋中後期。春秋時期,周天子已經式微,對諸侯國的控制在沒有之前的時候強硬,是以,各大諸侯國是蠢蠢欲動,楚國就在這個時候做了第一個出頭鳥。

當時的楚國國君不滿足于西周天子給予他的封号,希望周天子可以給他提升一下等級,但是這一個要求遭到了周天子的拒絕,周天子認為被一個臣子逼迫着提升等級有損他天子的顔面,是以态度十分強硬的拒絕了。

可是周天子這一拒絕不要緊,楚國直接一氣之下放棄了正統諸侯國的身份自立為王,從此楚國便以王的身份自居,成為了中原地區除去西周天子之外的另外一個王,這個選擇可以說是十分的大膽,他的這個做法可謂是直接反抗西周的統治了,畢竟在那個時候階級的問題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冒用天子的名号是對天子的不尊重甚至是對西周政治統治的一種反抗。

是以,自從自立為王之後楚國就成為了另一個獨立于西周之外的國家,正式擺脫了周朝的控制,而楚國本來就是南部蠻夷起源的畸形諸侯國,統治形式十分的偏激,他稱王之後不僅是擺脫了西周的統治也從王道的政治制度中跳脫了出去并且還仿照西周的分封制度重新創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那就是楚國之後一直長期奉行的分治制度。

在楚國的成為獨立的諸侯國之後,它開始不受西周的限制擅自吞并諸侯小國以友善擴充它自己的國家實力,并且以此來對抗西周的制裁。自從分治的政治制度成型之後,楚國就真正的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也成為了第一個從王道的政治制度當中擺脫出來的國家,雖然楚國後期因為分治制度導緻了國内貴族的掣肘而滅亡,但是,如果楚國沒有那麼早的拜托王道的統治,楚國也很難說在中原立足,這或許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曾經用王道休養生息的秦國,采用商鞅的法治來代替王道

第二個我們來看秦國,秦國無疑于是戰國時代最大的赢家,他最終統一了中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帝國制度,成為中國封建曆史社會的正統起源,而後中國社會的所有王朝都在奉行一種政治制度,它們在完成秦國尚未完成的事業,是以,秦國在中國曆史上的貢獻是非常的巨大的。

不過,或許是因為秦國最後的強大,很少有人在意過秦國曾經也是一個深受王道影響的國家。秦國的建國曆史比其他的封建正統諸侯國要晚一個時代,其他的國家大部分都是在西周的時候就已經建國,但是秦國在東周的時候才正式立國,而且它的立國形式與其他的國家還是不一樣的,他當時得到的隻是周天子給的一個空頭支票,是靠着原本半農半牧的部族時代積累下來的實力死拼得來的。

秦國剛剛立國的時候面臨着西周剛剛建立時的困難,是以自秦國秦穆公任用百裡奚治國之後,秦國也是采用王道的方法來休養生息。那麼秦國又是如何跳出王道的怪圈,還拜托的那麼徹底的呢?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這其實要歸功于兩個人,一個是秦孝公,另一個就是商鞅。商鞅是一個眼光十分獨到的人,他意識到了在哪個天下混亂的時代裡面,用人來治理國家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中國社會的世襲制度的國家延續方式的控制之下,一個家族的嫡長子不可能是代代明君,不可能不受任何的影響成為不可觸犯的規定,是以,商鞅選擇了法治來治理國家。

法治是用法來限制一個國家,限制這個國家内部的平民大臣和國君,無論如何,法是不變的,它是一個明顯的架構,能夠長期的擺在那裡,長期的具有作用。這其實也是為什麼秦國後期雖然出現了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這樣的昏庸之輩,甚至秦昭襄王後期也有些混亂但是秦國并沒有垮掉的原因。

秦國最大的限制力是法,在這個基礎上,秦國就受昏君的影響程度就大大降低了。是以,秦國在戰國時代才能成為最為強大的國家。也正是因為商鞅的這次變法讓秦國跳出了王道這個怪圈,讓秦國從王道治理天下變成了法治治理天下。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魏國經過

李悝變法擺脫王道政治

第三個我們來看魏國,魏國擺脫王道的方式有些特别,因為這個國家并不是最開始的一個封建正統諸侯國,它是在春秋末年聯合原來同屬晉國的韓氏和趙氏共同瓜分了晉國的領土而成立的國家,它本身受到王道的影響就比較小。

但是這個國家成立之前是晉國一個重要的家臣,這個家族對于晉國的掌控是非常霸道的,是以,在它剛開始成立的時候急于要一種極速見效的方式讓晉國對它的影響消除,而魏國的第一任君主魏文侯又是一個比較開明并且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這就給了魏國很好的優勢。這兩點都是魏國能夠在建國的一開始就進行了李悝變法的原因,也正是魏國最開始的李悝變法讓魏國擺脫了影響它的王道。

其實,雖然魏國在最後比較困難,統治也比較昏庸,但是這個國家最開始的變法還是給了他們堅定地反抗王道的理由。後來,魏惠王為了甩掉排擠人才的帽子給魏國請來了儒家的集大成者孟子。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孟子為魏惠王規劃了一個十分美好的未來,極力地為魏惠王推行儒家的政治學說和主張,在孟子的規劃之下,魏國成為了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甚至連狗都不咬人的王道國家,一片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的狀态。

但是魏惠王就是不采取這樣的政策,哪怕孟子規劃的再好,魏惠王也并沒有動過心,這至少可以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問題是,那個時候的魏國已經是徹底擺脫了王道的統治,并且在魏國國内王道之風已經不可能在成型了。

第二個問題是,魏國的李悝變法不僅是給予了魏國良好的經濟發展方式,也給了魏國良好的政治作風。自從魏國通過李悝變法徹底擺脫王道統治之後,戰國時代也徹底的進入了大争之世。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齊國用吏治代替王道

第四個我們來看齊國,齊國改變王道形式的直接辦法是在王道原本的政治形式上進行改革,把西周時期的王道改成了屬于他們自己的“王道”,也就是後來人十分熟悉的吏治,吏治與王道比較類似,但是吏治卻又不同于王道,它可以說是王道的變形或者是更新。在吏治的統治之下,齊國的國君與臣民們的配合是十分融洽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齊威王的時候齊國才會出現燕趙韓魏皆朝于齊的政治局面。

齊國之是以能夠在這種類似于王道的統治之下生存下去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是因為齊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

它是位于東海之濱的國家,距離西方的虎狼之國秦國比較遠,兩個國家沒有直接相鄰的土地,直接的利益争端比較小,是以齊國有比較多的喘息之機。

第二個原因是當時中原地區的基本政策采取幾乎都是六國合縱抗秦

秦國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之下不得不采取連橫的政策,交好東方的齊國以平衡合縱給秦國帶來的壓力。是以,齊國之是以能夠穩定發展或者說能夠基本擺脫王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燕國恪守王道,實行世襲制度卻不抵觸禅讓制

除此之外我們再來看一個比較另類的燕國,看看如果沒有擺脫王道統治的後果是什麼?燕國在戰國時代也一直遵守王道的政治制度,直接的結果就是:

第一,燕國在整個戰國時代沒有吞并任何一個諸侯國,哪怕它想與中山國對抗都要靠魏國的支援。

第二,哪怕燕國有能力發動戰争有能力組織其他的五個國家一起聯合起來攻打齊國,但是它的王道思想也不允許它滅亡齊國,最終隻是耗費巨大财力複仇。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第三,正是因為王道的影響讓荊轲和太子丹做起了挾持嬴政使六國恢複的春秋大夢,讓太子丹企圖通過荊轲的一把匕首讓戰國時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統一潮流破滅。

第四,也是因為王道的政治制度的影響,讓燕王哙企圖在戰國時代行使禅讓制。其實,在王道政治制度的影響之下,燕國一直是一個雖實行世襲制但是也不抵觸禅讓制的國家。

第五,燕國的曆史曾出現過很長時間的空白,詳細程度還不如鄭國中山國這樣的小國。

戰國七雄如何擺脫王道,楚國分治,秦國法治,齊國吏治,燕國呢?

筆者認為,王道是一個并不适合戰國時代曆史發展的制度,哪一個國家能夠在曆史的潮流當中擺脫這樣并不恰當的政治制度,哪一個國家就能夠在那樣的亂世當中脫穎而出。就如同秦國一樣,秦國徹徹底底的擺脫了王道的政治制度,徹底的走上了法治的道路,這就給這個國家大把的機遇。而其他的國家要麼墨守成規要麼不能徹底擺脫要麼不能長久堅持,是以最終都走向了失敗,這其實是曆史給予我們寶貴的啟示。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左傳》、《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