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宋江拒絕招安,梁山好漢最後會如何?隻有一種結局

我們知道,《水浒傳》是四大名著之一,在曆史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書中講述了梁山好漢的起義事迹,最後以宋朝覆滅為結束的故事,裡面湧現了108個英雄好漢,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有緣在梁山齊聚,互相稱兄道弟,還一起為百姓替天行道,後來接受了招安,服從朝廷的指令,每逢戰争皆有他們的身影。

如果宋江拒絕招安,梁山好漢最後會如何?隻有一種結局

正所謂有戰争必有傷亡,其中在讨伐方臘之戰中,将近一大半的梁山好漢戰死在沙場,損失極為慘重。而幸運存活下來的人,後來又慘遭小人陷害,至此梁山好漢所剩無幾,衆多好漢的命運皆是以悲慘收場,連排在首位的宋江最後也逃不過奸臣的陷害,不禁讓人惋惜。

如果宋江拒絕招安,梁山好漢最後會如何?隻有一種結局

對此有人會感到疑惑和不解,明明兵強馬壯的梁山泊,完全有能力和朝廷對抗,甚至還可以推翻朝廷而一統天下,為什麼當年要歸順朝廷,而讓衆多好漢以悲慘收場?其實即便宋江不接受招安,他們的下場也改變不了多少,最終隻有一個結果。

如果宋江拒絕招安,梁山好漢最後會如何?隻有一種結局

第一是關于梁山的人口問題,要知道,齊聚在梁山的人來自天南地北,身份也不一樣,有的是各路的草寇,有的是大戶的莊客,有的是餓着沒飯吃的百姓等,甚至還有的是逃犯、殺人犯,就這樣組成了一支梁山隊伍,如果隻有上千百号人尚且可以生存下去。然而發展到後面,這支隊伍已達到了十萬人的數量。

僅靠打家劫舍根本養不活這麼多人,那唯一的解決方法便是攻城掠池,争搶别人的資源,于是他們有目标地進行攻擊,幾次都是打着正義的名号,但後來在攻打東平府等地方時,明顯有掠奪的意味在其中了。他們大肆發動戰争,最終的受害者皆是百姓,與替天行道這個詞似乎慢慢聯系不上了,長期以往這樣下去,隻會失去更多的民心,反而得不償失,是以他們歸順于朝廷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宋江拒絕招安,梁山好漢最後會如何?隻有一種結局

其次是養老的問題,雖說有大部分的好漢是帶着家眷上山的,但有人是沒有家眷,是獨自一人的。這就需要考慮這些人以後的養老問題,梁山如何承擔得起?是以他們隻有接受招安,有正式工作,養老問題才沒有後顧之憂。

如果宋江拒絕招安,梁山好漢最後會如何?隻有一種結局

最後是梁山内外部的因素,當時其内部分歧很大,各有不同的想法,有的隻是為了博取個功名,有的是想恢複自己的名譽,是以在朝廷派人來招安時,如果三番兩次拒絕,自然内部會有人不滿,這樣很可能會導緻局面崩盤。

再來說外部的因素,當年的宋朝穩定繁盛,雖說也有戰亂,但算是極少的,沒有群衆基礎的梁山如果不接受招安,那隻有一種下場,便是引起民憤,之後就會被官兵剿殺,回望曆史上的宋江就是以這樣的結局收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