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齊國名氣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是魯而非齊

最近,電影《姜子牙》的熱播,算是又讓姜子牙火了一把。這個始終行走在熒屏上的老男人,絕對算得上是古代大器晚成的代表性人物。

姜子牙雖然年過古稀才出道,但是很快就成了姬昌智囊團的C位,而後随着姬家父子南征北戰,成為了改變曆史走向的一個重要人物。而且,最令人佩服的是,姜子牙還有個好結局。

曆史上不少名臣武将跟着皇帝打完天下以後,都落了個“飛鳥盡、良弓藏”的結局,但是姜子牙就不一樣。周武王姬發打下天下以後,還給了姜子牙一塊兒封地,名為齊國。

曆史上齊國名氣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是魯而非齊

如今的山東省省會濟南,就在當年齊國的封地内。不過有的人或許會感到奇怪,山東連省會都在齊國的封地内,那麼它的簡稱為何不是“齊”,而是“魯”呢?

政治原因

西周建立以後,就确立了影響古代封建王朝發展的分封制。分封制其實很好了解,簡單來說就是周武王根據親屬關系和臣子在攻打商朝時立下的功勞為依據,把全國分成了若幹版塊了,然後賞給了自己的親人,和手下能幹的臣子。

魯國在當時就被分給了周武王的侄子伯禽,而齊國則給了自己的能幹下屬姜子牙,也就是姜尚。最初,不管是從分封面積、還是從當時諸侯國的整體發展實力來看,齊國都還是遠勝魯國一大截。

但是,人家魯國有個齊國拍馬都追不上的優勢,那就是:魯國的諸侯,乃是周王室嫡系血脈。

曆史上齊國名氣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是魯而非齊

伯禽是周武王弟弟周公的長子,西周建立之後,周武王開始點名給自己的下屬發紅利了。發着發着就發現,把優秀的人才都分出去了,誰來給我管理朝廷呢?于是,周公就留在王室輔助周武王,管理朝事了。既然把爹留下了,那總得給兒子點兒賞賜吧?于是,魯國就成了伯禽的封地。

同時,從姜子牙和伯禽的社會地位來看,

盡管姜子牙是周武王的老師,

輩分也比伯禽高出不少,

但是伯禽乃是王室代表,代表的是王室正統。這對格外遵守禮儀的西周王朝來說,魯國的社會地位就是要優于齊國的。

就像後來的秦國,雖然已經實力強悍了,但是還是被人罵成“蠻夷”,這除了秦國的封地遠居偏遠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秦國的諸侯是“半路出家”。

曆史上齊國名氣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是魯而非齊

因為,其他幾個諸侯是西周時就已經分封的,而秦國的諸侯則是西周末、東周初才有的。于是,其他幾個諸侯就頗為看不起秦國這個“暴發戶”。

也就是說,

當時的人其實還是非常看重出身和血脈,在王室子孫和臣子之間,還是有着一條看不見的“銀河”的。而這種想法,也就深深地影響着後人們。

文化原因

除了政治原因,文化上的發展也是一個主要原因。當時的魯國大地上,有很多當地原始居民。這些原始居民兇狠好鬥,攻擊力頗強。

面對這樣的情況,

伯禽感到很無語:大家同樣都是“皇二代”,為何别人的日子就比我好過呢?

當然,想歸想,日子還得照過不是。

曆史上齊國名氣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是魯而非齊

對付這樣一堆居民,隻靠武力解決怕是不行了。

畢竟當時天下初定,魯國發生内戰的話,不就顯得伯禽很無能了麼嗎于是,武力解決的辦法得暫時放一邊。

除了動手,那就隻能動腦了。

而且,這動腦解決問題的成果,也是可以延續很多年的。

是以,伯禽開始編訂禮儀規矩了。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這禮儀規矩講究的就是個“儀式感”。比如磕頭,如果一個人走進朝堂直接跪在了君主的面前,這充其量叫個懂禮貌。

但是,當一個人以格外進階的姿勢,比如震拜、震動等一系列的複雜動作,跪在君主面前之後。那麼,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有傳承、有規矩”。

曆史上齊國名氣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是魯而非齊

從這上面來看,伯禽就是利用禮儀的限制,讓人們産生了一種“我是豪門、我有曆史傳承”的優越感受,而不是讓人覺着“我是暴發戶”。

帶着這種思想上的差別,禮儀之國的名頭算是逐漸扣在了魯國的頭頂上。是以,時人常說:周禮盡在魯矣。

而後,魯國又出了個影響中國文化傳承幾千年的大人物,他就是孔子。

孔子在文化界的地位,自然就不用多說。畢竟,孔子可是被人稱為孔聖人的人!

有了孔子的傾情加盟,魯國在古代諸侯國的社會地位那是一提再提。雖然後來魯國的軍事實力不行了,但是人家的文化地位依舊很高。

曆史上齊國名氣更大,省會濟南也在齊地,為何山東簡稱是魯而非齊

畢竟,比起軍事影響來,文化影響是會被刻在骨子裡的。況且,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可是像孔子這樣的人物,卻實在是沒有幾個!

就說現在,山東曲阜也不是自豪自己是山東的一個地區,而是自豪于自己是孔子的故鄉。

從這個方面說,大家就能了解那種文化上的優越感了。

結語

當然,上面說的都是曆史原因。

也有人說:這山東自稱“魯”,其實跟河北有關系。清朝以後,電報發展在中國逐漸流行開來。

可是發電報是要按字數來收錢的,

為了勤儉節約,各地開始報自己省份的簡稱了。

河北率先說了,自己叫“冀”。有了河北的“冀”在前之後,山東再叫“齊”就有些令人不好區分了,為了不讓人搞混,山東就給自己定了個“魯”。

也是,

從地區區分上來說,“魯”還是要比“齊”有明确訓示性的。

畢竟,除了春秋戰國時候的“魯國”以外,其他的朝代也沒聽說有啥叫“魯”的稱呼。

可以說,

“魯國”的名稱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它就是指代山東那一帶的地區。

“齊”就不一樣了,南北朝之中的“南齊”、“北齊”,那不同樣也叫“齊”嗎?而這“北齊”,也算得上是曆史上最荒唐的朝代之一了。有了這樣的曆史遺留問題,叫“魯”顯然是更有格調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