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初期,北方人民軍的主力部隊中,為何會有4萬東野老兵?

在1950年北韓戰争初期,北方軍隊是強于韓軍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北韓人民軍中包含了4萬多在我軍東北野戰軍久經戰陣的官兵,無論戰術素養還是實戰經驗,打戰争初期的韓軍都屬于“割雞用牛刀”。這些部隊在49-50年間分兩批回到北韓,而1953年戰争結束後,有1萬多北韓兵又主動選擇了傳回中國度過餘生。為什麼會有這4萬多北韓籍的東野老兵呢?

北韓戰争初期,北方人民軍的主力部隊中,為何會有4萬東野老兵?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了整個北韓半島,留在本國會遭到日軍奴役,雖然中國也處在低谷期,但相對而言比北韓國内的生存環境要好,是以大批北韓人選擇到中國流亡。我國東北地區和北韓接壤,氣候、風俗接近,北韓人移居中國首選吉林省。到1940年之前,吉林省内的北韓人已經超過200萬,這些北韓移民當中不乏年輕愛國的男子,他們希望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找機會光複祖國。而中國當時也是受日本侵略嚴重的國家,30年代國共軍隊裡都收容了一批北韓青年,其中一部分甚至留在東北和華北地區與日軍展開遊擊作戰。而40年代後期中國的解放戰争中,東北區域(尤其松花江北)的北韓人又通過土改獲得土地,生活有了保障。他們十分感激解放軍,先後有4萬青年加入東北野戰軍,參加了48年東北及随後的南下作戰,成了一支十分精悍的作戰力量。

北韓戰争初期,北方人民軍的主力部隊中,為何會有4萬東野老兵?

北韓政權為了加強自身的軍事力量,并準備和南方開戰,在49年初期向我方提出了将這4萬官兵送回北韓國内的請求。客觀而言北韓師幫助了我國的解放事業,是以對于朝方的請求,我軍很快予以滿足,不光準予北韓軍人回國,還給這批部隊準備了糧彈,做法可謂十分仁義。1950年戰争爆發,從中國回到北韓的4萬多官兵分為10個主力團,表現出的強大戰力立即“吊打”韓軍,南方軍隊視這些部隊為“天兵天将”,人民軍靠着強大的先鋒部隊,迅速将戰線向南推移。當時這些從中國歸來的部隊,是北韓軍隊中實力最強的部分。1953年之後,朝韓政權範圍相對穩定在38度線,按理來講這批北韓軍人該留在祖國生活,但事實上除了戰死的1萬多人,有1.3萬餘人又自願回到中國生活(多數在吉林)。

北韓戰争初期,北方人民軍的主力部隊中,為何會有4萬東野老兵?

北韓戰争結束後,北韓高層分為兩派主要勢力,并且控制着不同的軍隊體系。中國歸來的這批軍隊受到明顯的排擠,官兵地位都不高,被北韓上層頤指氣使。而參加過解放軍的北韓兵,都講究官兵一緻的作風,對于北韓國内的等級分明十分反感,政治環境不好便容易受到處罰,而且生活條件也大多十厘清苦。是以不少人選擇回到中國。從1910年往後,30多年間大量北韓人到中國避難,有的家庭在中國東北已經曆經了兩代,都能說流利的中國話,還有土地改革時期分得的土地,可以說在中國吃穿都不是問題,幾十年的感情甚至不亞于對故土的留戀,有上萬人在北韓戰争結束後重返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