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為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完成了天下大一統,盡六國之力來完成的秦始皇陵,必定埋葬着很多有利于研究的東西。秦始皇陵的發現,在我國的曆史研究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那麼,這座隐藏着衆多秘密的的墓葬,是否被盜過呢?
秦始皇陵 初被發現
陝西省西安市骊山縣備受考古界的矚目,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這是秦始皇的埋葬之地。秦始皇陵南有骊山,背靠渭河,是一個山環水抱的絕佳之地。秦始皇陵規模十分大,這在當時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絕對不輸給長城。

兵馬俑
秦始皇陵的第一次發現是在1974年,在陝西臨潼的一位普通農民,在打水時發現了一個陶人。在上報之後,文物部門前來勘測,經過鑽研和發掘,在底下發現了一座俑坑,這就是之後一号坑,此後還發掘出了二号坑和三号坑。
通過被發現的兵馬俑,經過研究和勘測,最終确定了秦始皇陵的準确位置。相傳,是有玄門大師為秦始皇勘測出龍脈所在,秦始皇為了彰顯公德和福澤後世,将自己的陵寝安置在這裡,但是秦二世而亡,可見這些大師不太靠譜。
史書記載 被盜詳情
作為千古一帝,秦始皇陵中必定有很多值得探讨的東西。面對着衆多被盜成馬蜂窩的皇帝陵寝,那麼,秦始皇陵逃過此劫了嗎?
其實,秦始皇陵被盜在曆史上是個公開的秘密。早在漢朝時,司馬遷所寫《史記》曾記載項羽的十大罪狀,其中一條就是"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由于項羽先于劉邦進鹹陽,相傳他将秦國貴族和士兵屠盡,在火燒鹹陽之後,進入秦始皇陵,将在裡面的工匠和士兵殺盡,還挖掘出許多寶物,單單是運輸,就運了一個月。
秦始皇
也有人說這是劉邦在诋毀自己曾經的敵人,不過一位皇帝當衆造謠也不太可能,畢竟要面子的,是以這件事可能真的存在。
過了近千年,在宋朝時期,宋太祖下诏:"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二十七陵嘗被發,令有司備法服、常服各一襲,具棺椁重葬,所在長吏緻祭。"
這再次佐證了,在古代,人們預設秦始皇陵是被挖掘過的,都開始準備棺椁重新安葬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皇陵中的物品怕是早被搶劫一空了。
現代科技 檢驗真相
雖然我國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挖掘的兵馬俑,但是由于技術的限制,對秦始皇陵的勘測在上世紀末才開始。
秦始皇陵雖然龐大,但是在地面并不太好勘測,采用了遙感和打探洞的方式,最終探測出秦始皇陵在地下35米的位置。龐大的地宮被土牆包圍,僅土牆就有四五米厚,周長約為三百多米。
秦始皇陵
這次勘測最重要的發現,就是秦始皇陵并未被盜。盡管在皇陵外側的土牆中,有數萬個盜洞,但沒有大規模破壞,最近的盜洞離皇陵也還尚遠。而且,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的外圍有着大量水銀,這是一種揮發性極強的金屬,如果不慎被人打開過,那麼在在千百年間消失了。如今,水銀完好無損,地宮依然還在它的保護之中。
結語
秦始皇陵作為一座極具考古價值的陵寝,沒有被盜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雖然曆史衆說紛纭,但是要相信科學。
參考文獻
《史記》
《續資治通鑒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