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在單機遊戲《決戰北韓》中,有個人物叫林亦風,其原型就是開國中将吳瑞林。

20天内由營長升任團政委

1915年,吳瑞林出生在四川巴中縣的一個貧農家中。他3歲便失去父親,6歲便要去,10歲時便前往阆中縣磚瓦廠做苦工。

在磚瓦廠,吳瑞林加入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開始了革命生涯。他曾擔任中共川北、四川地下交通員,主要任務是開展通南巴地下工作。這期間,因為革命需要,吳瑞林還有過楊昆、吳炳成兩個化名。憑借自身的靈活善變,他多次化險為夷,并且出色完成任務,地下小交通名不虛傳。

1932年,中共巴中中心縣委派遣吳瑞林獨自一人到通江縣以北做聯絡工作。在成功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交接後,通過他生動形象的描述,紅軍繪制出相關地圖,部署進攻,而吳瑞林則獨自過河偵察敵情,使紅軍順利攻占了巴中城。他的能力得到了紅四方面軍的徐總指揮等人的賞識,他成為紅軍正式的一員并轉為中共黨員。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在接下來的“擴紅”工作中。吳瑞林僅用10天拉起了一個營,當上了有500人的營長。接着僅僅不到20天,他的隊伍發展到1700多人,于是該營擴編為陝甘少共先鋒團,吳瑞林當上了團政委。不到20天,營級幹部升為團級幹部,這樣的晉升速度,破了當時的紀錄。

川陝重要軍事人物

吳瑞林不僅善于帶兵打仗,槍法更是百步穿楊,令人驚歎,被稱為“一槍準”。

1932年2月,吳瑞林指揮先鋒團前往空山壩接防,三天内擊退敵方20次進攻,戰鬥中他身負重傷。由此他被暫時轉到地方工作。

在1933年8月的儀南戰役中,18歲的吳瑞林大膽向紅9軍副軍長兼25師師長許世友提出夜襲計劃,展露了其足智多謀的特點,令許世友對他刮目相看。這一戰,堪稱智取與正面進攻相結合的典範,被徐總指揮高度贊揚。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在軍事活動的同時,吳瑞林還擔任川東北特委書記、通江縣委書記等諸多要職。“軍政兼優、文武雙全”形容他最合适不過。就連徐總指揮都稱贊他,說他“是個能幹的人”。

1936年10月,吳瑞林帶着軍隊,兩越雪山,三過草地,到達陝北,完成長征。可以說他那時已經是川陝的重要軍事人物。

威震日僞的“吳瘸子”

1938年5月,正逢中華大地的抗戰号吹響之際,吳瑞林受命前往山東,擔任山東縱隊第二支隊政委,負責帶領部下挺進魯東南。在吳瑞林的優秀指揮下,第二支隊很快打開魯東南局面。同年11月,他再次指揮第二支隊向東進發,激戰泊裡,炮打貢口,每一場戰鬥都令人拍案叫絕。次年9月,他指揮部隊在萊蕪石子廟絕斃傷敵人60多人,戰鬥中右腿重傷,被戲稱為“吳瘸子”。

1940年6月,吳瑞林為了保障群衆的農作收益,指揮第1團與日軍搶糧,殲滅日軍50多人。一時間,“吳瘸子”名聲大振,日僞軍為之膽寒。次年1月,日軍進攻萊(蕪)東北抗日根據地,吳瑞林率部激戰9天9夜,殲敵270多人,此戰他又一次負重傷。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1942年秋,吳瑞林調任調任魯中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在次年11月的反“掃蕩”戰鬥中,他指揮軍分區部隊堅守15天,殲敵300餘人,己方僅傷亡9人。1944年,吳瑞林率部參與了讨伐僞軍吳化文的戰鬥,給吳部以重大打擊;8月,參與了解放沂水城的戰鬥。

1945年春,吳瑞林統一指揮魯中軍區的幾支部隊,以近戰、夜戰、多方向突破的戰法,攻克蒙陰城,全殲守敵1300多人,使沂蒙山區和泰南山區連成片。

能征慣戰的四野戰将

抗戰結束後,我軍抽調大量骨幹力量進入戰略要地東北。吳瑞林被任命為東滿臨時指揮部參謀處處長,臨時指揮部改組為遼東軍區後,他擔任軍區參謀長。

在與蘇聯紅軍聯系的過程中,蘇軍元帥馬利諾夫斯基看到吳瑞林身上的十多處傷疤,認為他是久經沙場的老将,待他為上賓,并送給我軍13車皮的軍火。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1946年夏,吳瑞林任遼南軍區司令員兼任師長,率部和國軍精銳,廖耀湘的新6軍相持。在10月、11月間,他率部和新6軍連續作戰5場,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隊的臨江保衛戰。

1947年6月,吳瑞林奉命率部在兩天之内襲擊鞍山敵人,以牽制配合正在進行的四平攻堅戰。時值雨季,部隊距鞍山太遠,又隔着正在漲水的5條河流。奔襲不成,吳瑞林果斷改變戰法,率獨立第1師攻打大石橋,并以自己1個師的兵力殲滅國軍獨立第3師,另外還牽制了敵人幾個師不能增援四平,起到了殊途同歸的效果。為此,吳瑞林受到上級嘉獎。在冬季攻勢中,吳瑞林率獨立第1師獨立攻克營口,殲敵1萬餘,繳獲軍艦2艘,還導緻國軍獨立第9師起義,吳瑞林再次受到軍委嘉獎。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1948年3月底,東野5縱成立,吳瑞林任副司令員。在遼沈戰役中,吳瑞林率部參加了圍殲廖耀湘兵團的戰鬥。随後,吳瑞林又率部參加了平津戰役(此時5縱改稱42軍,吳瑞林任副軍長)。1949年4月,吳瑞林升任42軍軍長,率部進行了南下作戰和解放大西南的作戰,受到二野“劉鄧”首長的高度評價。

北韓戰場揚威

吳瑞林我軍首批進入北韓戰場的4位軍長之一。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1950年10月,吳瑞林率部連夜行進60公裡奔赴黃草嶺、赴戰嶺,搶占重要領地,設定營地。42軍連續十三天軍浴血奮戰,打退美軍無數次兇猛進攻,順利完成任務。勝利的喜悅沒多久,他便開始第二次戰役,指揮42軍、38軍與南北韓軍奮勇激戰,成功占領德川甯遠地區,為戰役打開缺口。第三次戰役開始,吳瑞林再次統一指揮42軍與66軍向“三八線”進攻。戰場上思維缜密,部署全面,獨當一面的吳瑞林讓其他軍長豔羨不已。

第四次戰役中,吳瑞林指揮42軍參加了著名的橫城反擊戰,和兄弟部隊一起重創美軍第2師及南北韓軍多部,迫使敵人後退26公裡。1951年6月,吳瑞林和劉西元、吳信泉、溫玉成等人随志願軍副司令鄧華回國彙報工作,受到偉人專門設家宴的高規格慰問。

在後來鞏固陣地的戰鬥中,吳瑞林發揮其神槍手的長處,指揮部隊開展冷槍冷炮的狙擊活動,不久後,這項活動在志願軍其它部隊也流傳開來。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在北韓戰場,吳瑞林的42軍譜寫了“黃草嶺英雄連”“煙台峰英雄連”“三八線尖刀英雄連”“石城岘英雄連”的傳奇故事,共殲敵2.8萬餘人。湧現出關崇貴、安炳勳、員寶山都獲得了等一批英雄個人。

值得一提的是,42軍以其北韓戰場的輝煌戰績,其番号在解放軍曆次大裁軍後仍被保留下來,現在是南部戰區的重要部隊。

由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1953年春,吳瑞林離開北韓,光榮歸國,被國家委以重任,擔任海南軍區司令員與軍區黨委第一書記,開始了他鞏固萬裡海疆的奮鬥。幾年後,吳瑞林又擔任了南海艦隊司令員和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1966年2月,海政文工團創作演出了七幕話劇《夜海戰歌》,轟動軍内外,作品的背景就是吳瑞林指揮的“八·六海戰”。

戰将吳瑞林:營級升團級不到20天,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1965年8月6日,國民黨軍兩艘獵潛艦流竄進犯我大陸沿海,南海艦隊在司令吳瑞林指揮下,擊沉其“劍門”号、“章江”号兩艘艦艇,擊斃敵酋胡嘉恒,擊斃敵軍170餘人,俘敵33人,這是一次取得重大勝利的海上殲滅戰,這次海戰,得到偉人的高度評價。吳瑞林由陸軍名将成為海軍名将。

1955年9月,吳瑞林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授予中将軍銜。到了1968年10月,他又相繼被任命為軍委海軍常務副司令員、黨委副書記,主要負責管理工業建設和指揮作戰。1995年,這個名震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将與世長辭,享年8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