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秋生:情願受處分也要上抗日前線,結果降為巡視員,後授中将

丁秋生,在我們近代丁氏家族中,可算是個人物,他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這在我丁姓人家中,可是最進階别的軍銜。

丁秋生:情願受處分也要上抗日前線,結果降為巡視員,後授中将

但,他在抗戰時期,為了要上抗日前線,不惜受處分也要上前線。這是怎麼回事呢?

1937年8月後,中國的抗日戰争到了全面爆發時期,紅軍及南方的遊擊隊被改編成八路軍、新四軍。這時的丁秋生正在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抗大學習的時候,他除了學習抗日救亡的革命道理外,還傾聽了從淪陷區來的同志們控訴日本侵略者種種罪行的事情。

當時,義憤填膺的丁秋生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作為一名軍人,就應該要到前線去,去打擊日本侵略軍,親手去殺幾個日本兵。是以,當時他就一根經地隻有這麼一個念頭,上前線殺鬼子,為中國人報仇!

抗大的學習還沒有結束,上級就下指令,調丁秋生到軍委工程學校任政治委員。當時的丁秋生正處在一門心思要上抗日前線的犟勁中,他堅決不去工程學院報到。

當時,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譚政找丁秋生談話,從工程學校的重要性談到部隊将來的發展,從軍委的打算談到軍隊的紀律,軍人要服從指令,服從組織安排,并說:“将來還有機會上前線,以後也可以再争取嘛。”

丁秋生情緒非常激動,根本聽不進去,仍堅持要上前線,不願去工程學校報到。譚政最後嚴肅地說:“你這樣違抗指令,是要受處分的。”丁秋生毫不示弱地回答:“受處分我也不去!”

丁秋生:情願受處分也要上抗日前線,結果降為巡視員,後授中将

這可謂是好話說盡,但他仍是油鹽不進。

譚政就把這事情報告主席那裡。雖然丁秋生和主席也比較熟,但是主席還是非常嚴肅地說:“下了指令不執行,那怎麼行?軍隊是有紀律的。管軍隊要嚴,管幹部更要嚴。不服從指令要處分!”

原本,丁秋生想,自己和主席熟,他要求上抗日前線的想法報到主席那裡,主席肯定會放他一馬,會讓他去前線的,但是讓他沒想到是主席卻給他一個降級的處分:不但沒有被準許上前線,結果受到黨内警告處分,同時撤銷了軍委工程學校政委的任命,調他到八路軍留守處巡視團當了個巡視員。

當然,丁秋生通過學習,後來也想通了,遵守軍隊的紀律、黨的紀律,是一個共産黨人必須遵守的事情。重新被任命去了軍委工程學校當政委。

1942年,丁秋生也終于實作了去抗日前線的夙願,1942年派他帶隊去了山東抗戰前線,并擔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1旅政治部主任。後來他被任命為魯中軍區第4團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山東野戰軍第8師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政治委員、三野第22軍政治委員等。

丁秋生:情願受處分也要上抗日前線,結果降為巡視員,後授中将

丁秋生同志,于1995年1月4日去世,享年8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