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著名國畫家、嶺南畫派巨擘關山月曾評價說:“書成油畫、國畫兼修,并能融會貫通。他的繪畫技法有對傳統油畫的學習和研究,有對傳統國畫的汲取和借鑒,進而形成差別以往、獨樹一幟的藝術符号。”

2021年12月22日,“山河錦繡——李書成繪畫作品展”在國家博物館對公衆展出。

展覽甄選李書成近年繪畫精品,從紅色革命、錦繡山河、花卉果木三個方面,内容涵蓋紅色革命聖地、大河山川和紅棉、荔枝、牡丹等,既是以新的表現形式對寫實傳統的傳承,又是以新的視覺元素在具象油畫上的應用和革新,更是以新的思想觀念對民族性和時代精神的探索,真誠表達了歌頌祖國壯美山河,禮贊英雄,祝福祖國繁榮富強的美好心願。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1962年出生,海南文昌人,中共黨員,大學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書畫家協會主席、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榮譽理事、廣東省社會組織總會常務副會長、廣東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廣州文摘報》顧問、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中國書畫課題班李書成工作室導師,曾任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畫院副院長、油畫雕塑院副院長。

李書成是寫實油畫的堅守者,執着于自己的藝術理想,在探尋畫面表達和造型特點個人化的基礎上,潛心于表現現實生活的藝術形态,緻力于油畫本體語言的探索。他不懈地探求繪畫的本質及其内涵意義,用手中之畫筆展現生活之真,展現人内心世界的豐富情感,傳達自身意想,并以獨特的表現技巧将這種生活之真升華為藝術之美。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展廳現場 攝影:餘冠辰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早年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接受過嚴格的學院派訓練方法,造型能力穩健、紮實。他的油畫創作涉獵題材廣泛,不拘泥于宏大叙事和革命曆史題材的抒寫,更有對祖國大好河山、人文景觀的深情描繪。

在創作方法上,廣收博取,勇于開拓,探索性地将中國畫的線條與油畫的色塊、光影和細節處理方法進行融合,匠心獨運;摒棄傳統油畫的大面積鋪陳,撷取中國畫寫意舒展的線條作“筋骨”,下筆有力、筆畫短促、以方見多,借筆下蒼勁的力道與簡短精幹的結構,賦予畫中物象硬朗堅固的“金屬”感。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油畫 《紅棉贊英雄》216cmx170cm,2020年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油畫《荔枝樹》300cmx200cm,2018年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油畫《更喜岷山千裡雪》80cmx60cm 2009年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油畫《古田會議永放光芒》140cmx70cm 2018年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油畫 《山谷點馨》100cmx80cm,2011年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李書成油畫《百般紅紫鬥芳菲》186cmx138cm 2019年

以筆為刀,對畫面進行明确切割,并以油畫斑斓絢爛的色塊作肌膚,在平面上層層堆砌,形成如同鑽石、水晶的立體結構;從整體出發,圍繞不同的物象主題對色調和光影不斷進行細微的調整,使得色塊之間不斷變化但又互相緊密連接配接,如“芯線”般迂回穿梭,呈現出“分而不散”的視覺效果,營造出各個角度之下均如“晶體”般通透、連貫的美感,形成辯證統一的形式邏輯。畫面連貫、層次感強,主題統一,重點突出,作品耐看、耐讀、耐品。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以筆為刀,他賦予山川物象“晶體”般的通透美感

“我将中國畫的線和油畫色彩的塊面相結合,線上條當中貫穿塊面的形式,把兩者牽扯起來,是以在畫面裡,有線條在無形地在旋轉、穿梭……我認為油畫一定要在前人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的表現方式。”李書成告訴南都記者。

李書成畫的紅棉、荔枝,色彩濃烈、筆觸剛勁,極具嶺南特色,在展廳中吸引了很多觀衆駐足。他告訴南都記者,“通常嶺南畫家畫木棉、荔枝都是用中國畫,油畫是很難表現的。是以我想,用油畫表現,要麼像照片那樣畫,那就沒有意義的,如果照着國畫畫也不行。是以我使用了中國畫的線條和油畫的色彩塊面相結合的方法。木棉花的特點是鐵骨铮铮,是以顔色上追求純度,樹幹是墨灰色,花朵是深紅色。花朵切割出很多塊面,有點像鑽石的結構,是我的‘金屬晶體’創作手法的展現。”

展覽位于國家博物館北4展廳,展期預計15天。

南都記者 黃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