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份以來,美國股市的中國概念股股價已下跌超過30%。而其中一些最大的公司正計劃進行創紀錄的股票回購。
阿裡巴巴上月表示,計劃在2年時間裡回購最多40億美元股份。京東董事會已經授權了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百度也于7月份宣布了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創下該公司曆史上最高紀錄。本月,網易宣布将此前的股票回購計劃擴大5倍,達到5億美元。
目前,彭博中美證券指數已接近1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而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也是以受到影響。
ABR投資政策公司CEO布拉德-蓋斯特維斯(Brad Gastwirth)表示:“這是一個積極信号,證明他們相信未來的增長機會和戰略。如果股價持續存在折價,那麼更多公司将會這樣做。不過,考慮到中國市場的不确定性,美國的機構投資者正在帶來賣壓。”
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創下25年來最低。投資者擔心,這将對企業的利潤産生不利影響。自去年11月創下曆史最高點以來,阿裡巴巴股價已下跌50%,目前已跌破68美元的發行價。而京東股價較今年6月的高點也已下跌32%。百度股價今年下跌了41%。
根據彭博社的資料,今年,彭博ADR指數的公司已授權了76億美元的股票回購,創下年度最高紀錄。
目前,各大公司進行股票回購的動機各不相同。某些公司認為,目前較低的股價水準帶來了吸引力。
京東發言人約什-加特納(Josh Gartner)表示,京東“正持續關注多種方式,使股東獲得的回報最大化”,而近期的股票回購将“帶來靈活性”,幫助該公司“以最具效率的方式利用現金”。
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則多次表示,股東是位列使用者和員工之後的第三優先級。該公司的股票回購計劃主要是為了抵消股票激勵項目造成的攤薄效應。
此外,另一些公司的股票回購則是為了私有化。自今年初以來,至少30家中國公司收到了私有化提議,創下曆史紀錄。這些公司希望回歸中國股市,進而獲得更高的估值。
Rongtong Global Investment駐香港基金經理丹尼爾-王(Daniel Wang)表示:“随着管理層籌備回歸中國股市,他們可能會進行股票回購。”
中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華爾街投資者沒有充分認識它們的業務前景,而隻是基于經濟資料去進行投資。
唯品會首席财務官楊東皓表示:“我們很難向國外投資者解釋,我們的業務并未受到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我們已多次嘗試。但我們隻能期望,某天投資者可以給我們公平的估值。”
唯品會的“核心業務”是以折扣價線上銷售時尚商品。楊東皓表示,這一業務是“反經濟周期”的。目前,唯品會正在制定股票回購計劃。唯品會目前股價的前瞻市盈率僅為20倍,低于全球同行平均的48倍。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也持類似看法。他在本月接受采訪時表示,百度有可能整體私有化,回歸中國股市。
紐約Summit Research Partners分析師亨利-郭(Henry Guo)表示,由于宏觀經濟問題影響了公司的基本面,是以計劃中的股票回購對股價的影響有限。
他表示:“關于如何提振股價,管理層剩餘的辦法不多。在這一市場中,無論是回購股份還是發表評論,都無關緊要。隻要中國的宏觀經濟繼續疲軟,你的股價就無法有太大的上漲。”
上周,一份非公開報告顯示,初步的制造業資料出人意料地跌落至6年來最低水準。這導緻中國股市再次下跌。
在截至上周五的5個交易日中,彭博中國ADR指數下跌了4%,未能延續此前兩周的漲勢。阿裡巴巴對于這一下跌的貢獻最大。該公司股價下跌了9.9%。
丹尼爾-王表示:“以較低的市場價買入将節約成本,而中國公司的私有化勢頭仍将繼續。即使A股市場滑坡,這些公司在美國的估值也仍然較低。”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