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常言道“要緻富,先修路。”

在過去,“路”代表着對于農村發展極其重要的交通運輸,

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

這條路不再是指單純的高速、公路,而是提供服務農業的資訊通道。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圖檔來源:網絡)

網際網路+智慧農業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大資料、農業生産技術為基礎,伴随着傳感器精度的提高、機器視覺、機器學習等領域的高速發展,可以實作作物種植、培育、成熟和銷售等環節的管理,為農業生産者提供“智慧農業”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其提高土地畝産量,降低生産成本、節約自然資源、并減少環境污染。

廣義來說,智慧農業就是将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體通過移動端或者PC端對農業生産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将應用情景化,智慧農業包括精準耕作、農業無人機、畜禽養殖、智慧溫室等方面。

一、精準耕作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圖檔來源:網絡)

也被稱為精準農業,精準耕作被認為是在牲畜飼養和農作物種植的農業生産實踐中更加可控和更加準确的方法,在這種農業生産管理方法中,關鍵部分是通過IT技術和各種傳感器、控制系統、機器人、自動化硬體等去實作高效和精準的監測與控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生産力,是實作優質、高産、低耗和環保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有效途徑。

二、農業無人機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在今天,農業是納入無人機作業的主要行業之一,無人機在農業中的使用方式一般是作物健康評估、作物監測、農藥噴灑、播種以及田地分析等。

使用無人機的優勢在于,通過內建的GIS地圖完成作物健康成像,易用可靠,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通過實時資料采集和處理,無人機技術将給傳統農業帶來了革命性的改造。

三、畜禽養殖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基于物聯網的畜禽智能養殖監控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圍繞設施化畜禽養殖場生産和管理環節,通過智能傳感器線上采集養殖場環境資訊,同時內建改造現有的養殖場環境控制裝置,實作畜禽養殖的智能生産與科學管理。養殖戶可以通過手機、計算機等資訊終端,實時掌握養殖廠環境資訊,及時擷取異常報警資訊,并可以根據監測結果,遠端控制相應裝置,實作健康養殖、節能降耗的目的。

四、智慧溫室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智能溫室基于物聯網技術,借助各式各樣的傳感器(空氣濕度、空氣溫度、光照強度、土壤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進行自動及智能化運作,可以智能地監測以及控制溫室小氣候,實作作物資料的實時更新,作為影像的實時檢視,溫室系統的實時控制,無需手工幹預。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智慧溫室管理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硬體部分主要由資料采集裝置、傳感器和傳輸裝置、顯示裝置及通信系統組成,軟體部分主要由作物生長資料庫、資料采集系統、溫室控制系統、網絡資料中心及移動端APP組成。

正所謂“系統未動,硬體先行”。

啟揚智能i.MX6UL核心闆因其卓越的性能,豐富的核心資源可為使用者提供融合智能感覺、識别、控制的“智慧溫室管理系統”硬體解決方案。

掌握農業資訊化核心 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雖然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但對比美國、日本的現代化農業,我國依舊處在農業智能化程度低、資訊擷取困難的境地,現代化農業生産、流通、社會服務等各方面比較薄落,是以要推進物聯網與農業的結合,讓農業經濟搭上資訊化快車,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網際網路+農業”的産業生态體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