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使用RPM包工具和源碼包編譯安裝Linux應用程式

系統指令:一般在/bin和/sbin目錄中,或為Shell内部指令,完成對系統的基本管理工作,例如IP配置工具

應用程式:通常在/usr/bin和/usr/sbin目錄中,完成相對獨立的其他輔助任務,例如網頁浏覽器

Linux應用程式的組成

    /usr/bin     普通可執行程式檔案,普通使用者即可執行

    /usr/sbin    伺服器程式、管理程式檔案,隻有管理者能執行

    /etc         配置檔案,檔案較多時會建立子目錄

    /var/log     日志檔案

    /usr/share/doc     應用程式的參考文檔檔案的資料

    /usr/share/man     執行檔案及配置檔案的man手冊頁

查詢已安裝的 RPM 軟體資訊

  指令格式:rpm  -q[子選項]  [軟體名]

        -q: 查詢軟體包是否已經安裝

       -qa:檢視系統中已安裝的所有RPM軟體包清單

       -qi:檢視指定軟體的詳細資訊

       -ql:查詢指定軟體包所安裝的目錄、檔案清單 

       -qc:僅顯示指定軟體包安裝的配置檔案

       -qd:僅顯示指定軟體包安裝的文檔檔案

       -qf: 查詢檔案或目錄屬于哪個 RPM 軟體

查詢未安裝的 RPM 封包件

  指令格式:rpm  -qp[子選項]  RPM封包件

         -qpi:檢視指定軟體的詳細資訊

         -qpl:檢視該軟體包準備要安裝的目錄、檔案清單 

安裝、更新、解除安裝RPM軟體

   指令格式:rpm  [選項]  RPM封包件

       -i:安裝一個新的 rpm 軟體包

       -U:更新某個 rpm 軟體,若原本未裝,則進行安裝

       -F:更新某個 rpm 軟體,若原本未裝,則放棄安裝

       -e  解除安裝指定名稱的軟體   

       --force:強制安裝所指定的rpm軟體包

       --nodeps:安裝、更新或解除安裝軟體時,忽略依賴關系 

       -h:以“#”号顯示安裝的進度

       -v:顯示安裝過程中的詳細資訊 

重建、維護RPM資料庫

    rpm --rebuilddb 或 rpm --initdb

導入驗證公鑰

    --import

    例如:rpm --import /media/cdrom/RPM-GPG-KEY-redhat-release

         把CD光牒目錄中的公鑰檔案導入到RPM資料庫中

使用源代碼安裝軟體

     編譯安裝基本過程

步驟1. 解包:将源碼包解壓、解包,釋放到指定目錄,等待編譯,習慣上将軟體包釋放到 /usr/src/ 目錄

    指令格式:tar zxf 源碼包  -C  指定目錄

步驟2. 配置:設定安裝的目标檔案夾,選擇要安裝的功能子產品等

   例如:cd /源代碼目錄

         ./configure --help  檢視各種配置參數

         ./configure --prefix=安裝的目标檔案夾

步驟3. 編譯 :将配置檔案編譯成可執行的二進制檔案

    執行 make 指令

步驟4. 安裝 :将編譯好點二進制檔案複制到系統中,并設定應用環境 

    執行 make install 指令

本文轉自 楊書凡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yangshufan/194645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