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雖然都是創新、創業大國,但是在創業立足點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聲網全球産品總監Edward Brakus近日來中國參加由美國TMC、聲網Agora聯合主辦的首屆網絡實時通信大會,在接受CNETNews采訪時表示,美國創業公司的特點是“技術先行”,“實時通信涉及的技術領域紛繁複雜,做這塊技術的公司必須有相應的經驗和背景知識。”而這也是聲網在通信領域成為有實力的技術企業的重要原因。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306/li6RzoGzNTp.jpg?rand=85"></a>
Edward Brakus是一位在通信産品領域深耕多年的美國人,曾擔任過Vidyo資深産品總監、Polycom工程總監,目前就職于聲網Agora,擔任全球産品總監一職。此前他在中國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也一直關注中國創業者,他極大的稱贊了中國創業者,“中國創業公司反應迅速,協同工作,最突出的表現是可以很快搭建出原型産品、很快的根據客戶需求做疊代,這是中國創業者的主要特點。美國的關注點則在技術本生的革新,美國在嘗試進一步發展之前會在技術上嘗試更深入的研究,疊代會慢些。這兩種模式各有特點,要是結合的話就是最佳組合。”
當然,中國很多創業公司也很重視技術。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很早之前就提過網際網路企業應該是技術驅動的企業,并孵化出了搜狗業務,而CEO王小川是道地的技術大拿。如今騰訊帝國的創始人馬化騰更是技術工程師出身。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307/liOLT9LeS1JZE.jpg?rand=123"></a>
除了在技術上,中國創業公司的确在執行層面非常積極。小米在創業初期員工7乘24小時工作的案例,早已成為創業公司的範本,這種苦與累是一般人難以忍受的。例如最近某初創手機企業内部員工吐槽道:“公司最近離職員工很多,大部分是堅持不下來,太苦了!”。創業的艱苦程度可見一斑。
作為聲網主要負責制定和驅動公司産品發展計劃的Edward Brakus,對通信産業的目前形勢有着深刻見解。他認為,在變革的時代裡,到處都是機會,通信領域大有所為的不在少數。
“整個通信領域處在變革期,從傳統的移動、電信營運商,基礎裝置的提供商,轉移到了基于網絡的通信方式,但是實時網絡通信實際還是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地方,應用過程中需要聲網把這個技術整合成更完備的方案,讓大家來使用。”
Edward Brakus表示通信産業的創業者主要會面臨兩大難點:第一是需要有技術方面的人才和通信行業相關經驗的人才,才能解決專業的問題。
第二個是基礎網絡的架設,webrtc提供了p2p連接配接方式,但是如果針對複雜的全球網絡,僅僅依靠公共網際網路p2p,品質是沒法保證的。“是以需要架設全球部署的虛拟網絡,這也是我們公司正在做的,有了這個網絡,如果要做北京上海,或海外之間的通話,就可以保證品質。目前聲網在全球擁有超過65個資料中心,計劃年底部署到100個,而伺服器在全球則有幾千台。”
不苟言笑,一臉嚴肅的Edward Brakus酷愛4k顯示器。“我買了3個4k的顯示器,以享受圖檔和視訊在大螢幕上的效果,其中一個螢幕的品牌是索尼。”
4k顯示器意味着超高清,基本上隻有對畫面品質要求達到極緻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需求。在中國倍受青睐的蘋果手機,有來自供應鍊的消息稱,隻有到明年的iPhone 7才有可能配備全4K超高清顯示屏。
而對于其他的智能産品,Edward Brakus對中國的小米手機印象非常深刻:“在美國,新聞上都說小米像中國的蘋果。”
同時,Edward Brakus向網友推薦了他認為非常好用的兩款APP:omnifocus和beckon。前者是一款時間任務管理軟體,可能會比較複雜,屬于少數派的應用;後者是一款高品質的通信聊天應用,音質清晰度秒殺微信。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