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謂是智能硬體的大年,聆郎滿目的智能手表、智能家居、可穿戴裝置...充斥着各大科技會場。而在即将到來的CES 2016展上,自然少不了可穿戴裝置的秀場。不過,讓服裝或飾品變得數字智能化是一碼事,讓人喜歡上它們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是否希望成為一台股票行情機?現在,有一種衣服可以顯示股票行情資訊。還有一種服裝使用了特殊墨水與感應器,可以随着天氣變化改變顔色。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541/liw9Ojkr8rYTE.jpg?rand=9"></a>
FashionWare是每年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舉辦的服裝秀。上面提到的新品就是去年FashionWare上出現的新奇玩意兒。
和其它任何産品相比,服裝都更具概念化設計風格,但随着科技與時尚越來越多的碰撞,服裝成為一種挑戰性的象征。在不讓使用者看起來像A傻瓜,B科幻人物或C傻瓜與科幻人物的結合體前提下,設計師能夠讓人們穿上融入了科技元素的服裝嗎?
Living in Digital Times公司連續參加了6屆CES展會,公司CEO Robin Raskin說:“我們正在突破氨綸面料的束縛。”曾經何時,當設計師想要嘗試一些未來概念的東西時,氨綸是唯一的工具。現在,選擇的東西變得豐富:LED燈,螢幕等都可以融入服裝,手表,戒指,發帶等。
當人們想用個人科技發出自己的時尚宣言時,可穿戴裝置并不是一個必然的選擇。過去十年,智能手機,這種金屬機身,鏡面螢幕組成的裝置成為風靡一時的時尚産品。現在,這種趨勢開始發生改變。
比如iPhone,這種科技時尚産品風靡多年,但可能它已經爛大街了。谷歌安卓裝置變得越來越好,它們成為蘋果産品的替代物,别的手機也變得越來越時尚。
不論什麼原因,手機現在變得到處都是,它們看起來幾乎都差不多,它們無法像早先那樣成為一種時尚的象征。
Raskin說:“手機開始成為埋葬你風格的東西。”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542/liAKAnBdRUD4A.jpg?rand=185"></a>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時尚界開始着眼另外的東西-T恤,鞋子,健身帶等,将個人科技注入這些東西。過去幾年,CES慢慢出現這樣的産品。
過去,時尚産品曾經是CES展會的邊緣産品,但科技與時尚的距離正在慢慢縮小。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CES展會上的可穿戴科技産品數量增長了4倍,達到9400件。相關參展商也增長了4倍,達41家。這還不包括健康與健身類别的參展商,比如Fitbit。蘋果4月釋出了智能手表,很多人是以習慣可穿戴智能裝置。
Manufacture紐約股市的首席科研官Amanda Parkes說:“我們确實在進入時尚為先的可穿戴裝置時代。”這是一家專門幫助孵化時尚産品初創企業以及服務相關工廠的公司。這意味,要讓産品看起來确實非常好看。
時尚是矽谷大公司們正在克服的挑戰。谷歌已經和傳統制表企業泰格豪雅(Tag Heuer)以及福士(Fossil)合作。蘋果與法國奢侈品品牌愛馬仕(Hermes)合作,研制蘋果智能手表。晶片廠商英特爾也出現在了9月紐約時裝周上,它和女裝品牌Chromat合作推出了智能文胸與服裝。
為何連英特爾也參與進來了?英特爾Smart Device Innovation集團副總裁Steve Holmes說,英特爾有技術,但如果認為英特爾是最好的服裝設計師就顯得天真了。
Parkes在2002年時曾在MIT媒體實驗室工作,當時的情況和現在相比完全不同,她說:“我進入這一行業時,所有東西都顯得非常機械。時尚行業不想和我們發生任何聯系。”
Raskin說,現在,時尚界的要員們光臨CES展會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設計師Donna Karan今年就會在CES展會的數字健康會議上發言。
可穿戴裝置市場與過去的科技行業競争場景不同。不太可能會出現一兩家公司,比如蘋果,三星成為勝者的局面。
相反,Parkes認為,可穿戴裝置市場,就如同服裝一樣,應該是一個充滿“多樣美學”的市場。這意味着無數設計師與制造商會為每個人制造智能服裝與飾品,她說:“14歲少女與70歲老人的衣服絕對不會一樣。”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544/liwwepeMS0o4Q.jpg?rand=33"></a>
當然,這一市場要想騰飛,相關的服裝與産品需要确實有用,而不僅僅是一種科技的附屬品。
Parkes說:“我不會創造一個每件衣服都亮燈的世界。那相當可怕。”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