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個網絡應用都是基于用戶端-伺服器模型的。用戶端-伺服器模型中的基本操作是事務(transaction)(這裡的事務與資料庫中的事務有差別,沒有資料庫事務的特性,如原子性,這時原事務僅僅是用戶端和伺服器之間執行的一系列步驟)。認識到用戶端和伺服器是程序,而不是在本上下文中常被稱為的機器或者主機。
2、網絡

一個以太網段,包括電纜和集線器;每根電纜都有相同的最大位帶寬;集線器不加分辯地将一個端口上收到的每個位複制到其他所有的端口上。是以,每台主機都能看到每個位。
使用電纜和網橋,多個以太網段可以連接配接成較大的區域網路,稱為橋接以太網。這些電纜的帶寬可以是不同的。
多個不相容的區域網路可以通過叫做路由器的特殊計算機連接配接起來,組成一個internet網際網路絡。
3、資料傳輸
PH: internet packet header,FH: frame header
4、因為網際網路主機可以有不同的主機位元組順序,TCP/IP為任意整數資料項定義了一緻的網絡位元組順序,大端位元組順序。
5、網際網路的連接配接
套接字(socket)是連接配接的端點(end-point)。每個套接字都有相應的套接字位址,由一個網際網路位址和一個16位的整數端口組成的,用“位址:端口”來表示。
一個連接配接是由它兩端的套接字位址惟一确定的。這對套接字位址叫做套接字對:(cliaddr:cliport, servaddr:servport)
6、套接字接口
套接字接口(socket interface)是一組用來結合unit I/O函數建立網絡應用的函數。
從unit核心的角度來看,套接字就是通信的端點;從unix程式的角度來看,套接字就是一個有相應描述符的打開檔案。
7、EOF是由核心檢測到的一個條件,超出檔案末端。